板芙鎮必得農場的創辦者黃長娣,熟悉她的人都叫她“蝦大姐”,因為她是板芙第一個為自己的水產品申請注冊商標的人,她的商標就叫“蝦大姐”。不過,近幾年,養蝦遭遇“寒流”,業界有“10 養8 虧”的說法,“蝦大姐”黃長娣正在考慮轉型,她想租一百多畝地做家庭農場,發展休閑農業。2月29 日下午在板芙鎮召開的全鎮水產養殖座談會上,“蝦大姐”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來,得到了現場鎮領導的一致鼓勵。水產養殖謀劃轉型,這也正是板芙鎮正在思考的問題。
■水產養殖去年遭遇“寒冬”
當日的座談會上,鎮內水產養殖大戶和流通戶紛紛倒“苦水”。“蝦大姐”黃長娣說,自己在中山養了十幾年的蝦,這幾年變得越來越難,“虧了不少,我自己不好意思說。”還有的代表說,南美白對蝦產量下降得厲害,成活率不足三成,去年遭遇寒流,越冬棚受到的影響很大。還有的代表反映,脆肉鯇價格不理想,塘頭價還不夠成本價,養殖普遍虧本。
板芙鎮鎮長趙錫雄在會上表示,去年板芙水產養殖業遭遇了一次嚴峻的“寒冬”,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全球經濟持續下行,導致農產品價格下跌,農業效益下滑,如去年脆肉鯇的塘頭價為8.5元/500克左右,還不足成本價。其次是由于冬季的極端惡劣天氣嚴重影響了水產養殖的產出效益,據不完全統計,板芙全鎮受災的水產越冬棚有1000畝,四大家魚水面有4000畝。第三是以南美白對蝦和四大家魚為主的養殖模式,在品種退化、病害嚴重的情況下,整個產業舉步維艱,發展難以為繼。
■板芙謀劃水產養殖轉型升級
經過多年的積累,板芙已基本形成了三大農業產業帶。“板芙擁有這么大面積的水產養殖規模,也有不小的產出總量,僅供港澳的基地就有上千畝,但卻沒有一個具有板芙地域特色的水產養殖品牌,這確實是板芙水產業發展的一大不足。”趙錫雄坦陳,目前只有“蝦大姐”注冊了商標,但還沒有形成品牌知名度。
趙錫雄客觀地分析了當前全鎮水產養殖業的三大問題:發展層次較低,品牌建設滯后,品種過于單一。“促進我鎮水產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是當前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趙錫雄表示。
據了解,今年板芙鎮將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水產養殖業發展的保障力度,加快推動水產養殖業的轉型升級。
“蝦大姐”黃長娣說,她正準備轉型做家庭農場,實現養蝦種菜養家禽一體化。她的想法是實行“基地+農戶”的模式,把租用的地分租給農戶,農戶用她的種子、肥料,按照她的方法種植,種出來后由她來收購。“等到菜地租到了,我還要申請商標。”黃長娣表示。據了解,面對以南美白對蝦和四大家魚為主的養殖模式,板芙鎮將鼓勵像“蝦大姐”這樣的養殖戶探索引進水產新品種,發展農業新項目,想方設法提高農業的附加值。同時,積極探索“公司加農戶”、“基地加農戶”的發展模式,加快打造現代農業體系,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