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昌邑市下營鎮政府駐地不遠處的一條碎石路向東,有一片水產養殖區,當地人稱之為“海洋牧場”,去年受“多寶魚致癌”等消息的影響,多寶魚行情走低。2月27日,記者來到養殖區采訪了解到,45歲謝春銳的六個大棚180000尾多寶魚去年賠了三四十萬元,鄰居李仲明也賠了將近30萬元,養殖戶們盼著市場能夠回回暖。
謝春銳告訴記者,從2002年建起第一個多寶魚養殖大棚開始,他已經與這片土地朝夕相守了14年。如今,82畝地,6個大棚,150多個池子,180000尾魚,他和5名工人24小時值守,一刻也不能離人。
雖然下營養殖區水產豐富,僅多寶魚大棚就四五百個,但濰坊本地的消費數量并不多。
謝春銳告訴記者,這里養殖的多寶魚大都被萊州的商販收購,然后銷往北京、天津、廣州等地。去年,受“多寶魚致癌”等消息的影響,多寶魚這道曾經在各地酒店餐桌上風光無限、寓意頗好的菜,身價一路下滑,變得少有人問津。
“十幾年前咱們這里多寶魚養殖戶不多,一斤能賣到160元。于是2002年我也跟風建了一個大棚,記得那年是60元一斤。”謝春銳說,隨著養殖技術慢慢成熟,他漸漸擴大養殖規模,由原來的一個棚發展到現在的六個棚,亂七八糟算下來,每個棚投入60多萬元,日常維護中,每個棚每天的電費就要500元。
投入這么多,當然是想長久干下去。可如今,這生意越來越難做。隨著養殖的逐漸增多,魚價跌了,不少養殖戶的底氣也不足了。
“多寶魚一天一個價,春節前20元一斤供不應求,這幾天降到14元。”謝春銳對記者說,去年忙活一年,到頭來一算賠了三四十萬元。
在離謝春銳的大棚不遠處,李仲明經營的水產技術公司也養了120000尾多寶魚。“我做這一行十多年了,去年行情特別不好,上半年25元一斤,下半年最慘的時候跌到10元左右,賣一條就賠七八元錢。”李仲明告訴記者,因為養殖成本很高,他去年賠進將近三十萬元,附近養殖戶的遭遇也都差不多。
雖然行情低迷,但是,投入了這么多年心血,當地養殖戶對這份事業已經割舍不下,再難也要咬著牙做下去。“又是一年,希望今年行情回回暖,讓我們也回回本。”李仲明對記者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