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泥鰍是最近幾年才引進中國的,憑借產量高、養殖門檻低、養殖周期短等特點,自進入中國以后便得到養殖戶的追捧。特別是最初的兩年,由于價格利潤高,吸引了大批養殖戶跟進。以廣東省為例,短短幾年時間養殖面積就發展到幾萬畝,其風頭之盛一時無倆。
“作為一個外來新品種,臺灣泥鰍已經歷了幾場風雨,從當初的瘋狂炒作,再到理性回歸。但2016年臺灣泥鰍再次陷入瘋狂,總體養殖面積較去年增加2-3倍,面臨如此惡劣的競爭局面,如何險中求勝?”一位臺灣泥鰍苗場的負責人日前在中國水產論壇發出這樣的感慨。據了解,今年臺灣泥鰍養殖面積劇增,最主要的原因是廣東沿海很多蝦塘轉養,包括中山、江門、珠海、佛山、陽江等地都有蝦塘轉養臺灣泥鰍的現象。事實上,從前兩年開始,由于南美白對蝦養殖成功率低,珠三角一帶就開始有養殖戶轉養臺灣泥鰍。特別是2015年,珠三角一帶蝦塘轉養成風,臺灣泥鰍是最大的轉養品種,其中又以江門最多,主要集中在睦洲鎮、大鰲鎮和三江鎮等。2016年,臺灣泥鰍的轉養之風迅速蔓延到廣東其它地方。另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浙江和江蘇部分螃蟹養殖區也可能會轉型養殖臺灣泥鰍,只是新增的養殖面積遠沒有廣東那么多。除了上述地區之外,臺灣泥鰍的其它產區比如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四川等地也在大力推廣養殖,而新興的潛在養殖產區也不少,廣西合浦縣一位養魚戶近日向中國水產門戶網透露,去年他試養臺灣泥鰍成功后,今年周邊很多養殖戶想跟著他轉養,但由于擔心銷路問題,目前仍在觀望考察中。
臺灣泥鰍今年得到熱捧,固然有其自身的養殖優勢,但如此大規模的擴張,特別是跟風養殖的很多,這讓不少業內擔憂。江門市一位經銷商就表示,隨著臺灣泥鰍養殖規模的擴大,從去年開始臺灣泥鰍養殖業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其中又以病害、價格、銷路等問題最為引人關注,而今年這些問題有可能更加突出。
病害
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目前臺灣泥鰍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一些養殖戶為了維持利潤,盲目追求高密度,10萬/畝甚至15萬/畝的放苗密度都有人嘗試,但由此出現的病害問題也越來越多,潰瘍綜合癥、漲氣、夏天的爛身病等等,導致臺灣泥鰍的養殖難度加大。一個嚴峻的事實是,目前臺灣泥鰍要靠高產才能維持利潤,但一旦發病大量死亡,那養殖戶的損失將會非常嚴重。
價格
臺灣泥鰍最初受到熱捧,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好養、產量高、門檻低、價格利潤高,其中又以利潤高最吸引人。但最近兩年臺灣泥鰍的價格已趨于理性,去年40條左右規格的臺灣泥鰍收購價大概在10-14元/斤,如果養殖管理得好,還是能保證一定的利潤。不過今年養殖規模的迅速擴張,價格會不會下跌呢?甚至會出現魚賤作農,養得越多虧得越多呢?這也是目前行業最擔心的問題,同時也是業內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銷路
據了解,泥鰍在國內的內銷市場并不大,而國際市場主要是韓國和日本等,但他們不太喜好大規格的臺灣泥鰍。去年國內小規格的臺灣泥鰍熱銷,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出口商用小規格的臺灣泥鰍充當本地泥鰍出口,但日本和韓國的需求量始終有限。據泥鰍的流通人士透露,目前韓國和日本的泥鰍市場已接近飽和,開發內銷市場和其它國際市場,這才是長久之計,“今年有加工廠已著手開發臺灣泥鰍的熟食產品,另外隨著臺灣泥鰍養殖在各地的興起,實際上也無形中帶動了很多城市消費,泥鰍不再局限于幾個火鍋城消費,泥鰍的內銷市場在有可為。”
臺灣泥鰍在廣東的迅速擴張,與南美白對蝦養殖表現不佳有直接的關系,但作為一個相對新興的養殖品種,臺灣泥鰍上述的這些問題也不容忽視。面對迅速擴張的養殖規模,如何險中求勝呢?有業內建議養殖戶選擇高密度養殖,每畝放10萬左右的泥鰍苗,一般養到40-100條就出魚,畢竟臺灣泥鰍養得越大越不值錢,這種方法縮短養殖時間短,同時能避開出魚高峰期。不過也有業內掛否定的態度,“現在很多養殖戶特別是新入行的養殖戶,很容易被苗場忽悠,盲目追求高密度殖高產量,但卻忽視了成本控制的問題。在魚價高企的時候,這種方法確實給養殖戶帶來了甜頭,但如果魚市行情不好的時候呢?不控制成本只會虧得越多,毫無競爭力,這樣的養殖戶很快就會被淘汰!弊詈螅嵝佯B殖戶:入行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信息越來越發達的今天,養殖戶在選擇一個新的養殖品種之前,多方了解信息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切忌跟風養殖。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