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是個水資源較豐沛的地方,遍布各地大大小小的水庫、山塘,一直是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重要水源。但近年來,庫區生態日益遭到破壞,尤其是水庫投肥養魚導致水體嚴重污染、水質日益惡化,許多庫區群眾守著水庫沒水用,意見越來越大。他們呼吁政府加大水庫水質治理的力度,還百姓一庫清水。
水庫水質差,
百姓生存環境受威脅
“十多年前,我在家放牛,口渴了可以直接喝水庫里的水,如今水庫里的水又黑又臭,洗腳都發癢!边@是來自洞口縣又蘭鎮超美水庫腳下桃樹村一名村民的投訴。他說,水庫承包給老板養魚后,老板經常一船一船地往水里倒“肥水王”,后來直接倒碳銨和高錳酸鉀了。水變得又黑又臭,村民再也不敢用水庫里的水洗菜了,也不敢洗衣服,衣服穿在身上會發癢,更不用說用水庫的水洗臉洗腳了。特別是大熱天,整個水庫都彌漫著一股臭味,村民都不敢到水壩上去走路。最令人擔心的是地下水質將受到污染,周邊的赤竹村、聯家村等眾多村民用的地下水都來源于超美水庫,那可是老百姓天天都離不開的飲用水啊!
這并非又蘭鎮超美水庫附近村民一地之苦。前不久,記者來到該縣巖山鎮的南景水庫。該水庫有800多畝水面,自2009年以來一直對外承包養殖。記者看到,水面上網箱密布,水墨黑一片。附近村民向記者訴苦說,承包老板為提高魚的產量,大量往水中投放“肥水王”、碳銨、禽畜糞便等。偌大一個水庫,彌漫著一股刺鼻的氣味,村民不敢用水庫里的水。長期下去,人們擔心地下水也會被污染,到時真會是住在水庫邊竟然沒水喝。
記者從洞口縣水利局了解到,該縣有151座中小型水庫,如南景水庫、龍江水庫、半江水庫、大業水庫等均系該縣中型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所管轄。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紀初,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按照有關政策,大力開展水利綜合經營,以租賃、承包等多種形式,開發養魚或其它養殖。但在租賃、承包期間,一些承租業主為了追求最大經濟效益,置周邊群眾生產生活用水不顧,采用一些非傳統方式養殖,而水管單位后續監管又不到位,日積月累,年復一年,導致水庫水質惡化。目前,該縣除半江水庫實行“人放天養”的生態養殖外,其他水庫水環境均因投肥養魚不同程度受到污染。
政府下決心治理水庫水質
據了解,邵陽市共有各類水庫1176座(不含20座電站水庫),承包養魚的就有647座,但年度收取的承包費只有102.5萬元。而承包人用非傳統方式養魚引起水庫水質惡化,村民飲用水質難達標,造成的直接、間接損失更是無法估算,引發的群體事件也不斷上升,老百姓對此反響越來越強烈。
現在,當地政府對此問題也有了清醒認識。2015年10月12日,邵陽市向全市下發了《邵陽市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對水庫要嚴格規范管理,要求全市水庫只能實行“人放天養”的生態養魚,禁止網箱養魚,禁止使用無機肥、有機肥、生物復合肥等進行養殖。所有水庫必須在三年內退出承包養殖,目前合同到期的不得續包。各地要按屬地管理原則,劃定水庫水源保護區,嚴格規范水庫管理,禁止亂倒、亂排、亂養,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水質水源等生態安全。
治理還面臨不少難題
解除水庫承包養殖合同,確實是治理水庫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但真正落實起來卻并不簡單。
洞口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市里提出三年內所有水庫退出承包養殖,但對如何依法中止合同,既無具體規定更無資金安排。該縣大多數水庫的承包期都長達三四十年,最長的要到2047年。當初承包時,很多承包人都一次性交清了所有的承包款,而這些承包款早就用掉了。如南景水庫承包期30年,要到2042年合同才到期。30萬元的承包金也于2009年承包時一次性交清,這筆錢早已用于了水管站開支。如今要提前解除合同,不但要退還部分承包金,還要考慮承擔經營者的損失,水管部門根本拿不出這筆錢。到目前為止,該縣還只收回2015年合同到期的20多家水庫的管理權。
另外,禁止施肥養魚,實行“生態養殖”,必須建立健全水庫水質管理制度,明確有人負責。但水資源管理人員有限,特別是鄉鎮水管人員的機構、編制、經費都是短板,無法建立長效機制,對全鄉有效監管。對此,洞口縣水利局已向市里提建議,要求出臺具體的實施方案,解決水資源保護和管理工作中經費、人員難題,真正從制度上讓保護水源水質安全工作順利推進,確保庫區水美魚肥。
洞口縣水庫出現的污染與治理難題,只是我省許多地方的一個縮影。希望各級政府部門能采取有效措施,盡快將水庫水質治理這一民生工程落到實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