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山鎮高山腳下的魚塘里,林濟省展示他養殖的甲魚。記者 劉冀城 攝
高山腳下,泉水叮咚。精明的村民林濟省在附近挖出幾口魚塘,就地取材收集泉水養殖中華鱉(又名水魚、甲魚),僅五年時間就蓋起一棟三層高的“甲魚樓”,為當地村民所津津樂道。在他的帶動下,目前當地已經有多戶村民加進養殖甲魚的行列,有望建起更多的“甲魚樓”。
高山位于廉江市長山鎮西部,為坡塘村、北蘭村等村莊環繞中的一座山嶺,山腳下是碧波蕩漾的廉江長青水庫。記者日前走訪時看到,這里山清水秀,環境宜人,其中山腳下多口池塘波光粼粼,折射著春日的陽光。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5年前,在外務工多年的長山鎮坡塘村村民林濟省突然“殺”回老家,在山腳下開辟了6口魚塘養殖甲魚,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存欄量多達4000只,每年純收入達10多萬元,成了當地名副其實的“甲魚王”。
林濟省養的甲魚是純種中華鱉,是他親自跑去廣西考察多天挑選回來的優良品種。2011年,他試養500多只小甲魚,第三年賣了400多只,凈賺8萬多元。嘗到了養甲魚的甜頭,他專門搞了幾口魚塘,放養了數千只甲魚。經過幾年的摸索,他還學會了孵化小甲魚的技術,現在已經不用再跑廣西買甲魚苗,也節省了很多成本。
返家養殖甲魚并不是林濟省的初衷。8年前,他在外地打工,老婆經常打電話過來說孩子不聽話,他想,如果孩子不聽話,賺再多錢也沒用,于是馬上跑回來了。一開始在家打些散工,同時帶帶孩子,日子過得比較艱難,一直居住在祖輩留下的瓦房里。直到養甲魚賺了錢,去年才建起樓房,一家的日子也滋潤了很多。林濟省介紹,甲魚雖然生命力強,但對水質還是很講究的,這里山好水好,有利于甲魚的生長,因為所養的甲魚品質優良,頗受客戶的歡迎,根本不愁銷路。在他的帶動下,目前有多位村民也加進了養殖甲魚的行列。
北蘭村的林國都就是在林濟省幫助下養魚致富的。他說,以前種地一年都不能收入1萬元,現在包了4口魚塘養殖甲魚,平均一年能掙六七萬元。“甲魚養殖的成本不高,食料都是我們在附近河道抓的小魚小蝦。并且,現在養魚不愁,技術上遇到難題找師傅林濟省幫忙,銷路更不用愁,客商來收魚,林濟省提前給各家打電話通知,說好價錢,直接到魚塘就拉走了。”林國都說。
林濟省計劃成立一個養殖合作社,利用自己的技術和人脈,帶動當地村民發展養殖業,實現共同致富。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