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死的處理應該在分析了引起偷死的原因后再針對性的采取措施,不能夠墨守成規的采取固定的措施或者墨守成規的相信某一個絕招。
這兩年,對蝦養殖業可謂是有人高興有人愁,盡管加入對蝦業的養殖面積不斷增加,但是養殖成功的面積和收獲的產量并沒有比往年多。在對蝦養殖業中,每幾年都會面臨一些嚴重影響養殖過程的新問題,很難讓人循舊經驗來解決,所以在養殖業經常有老養殖戶出大事的新聞。
2012年以來,主要面臨的普遍危害是;肝萎縮、空腸胃帶來的難控制的偷死。而往年的主要病害---白斑病、可以用抗生素控制的夏季偷死已經退為次要的危害因素,而前兩年用的抗偷死藥加倍使用也好像失效了。怎么應對目前養殖業出現的這些問題?要解決問題就必須找到問題的原因。對蝦的疾病表現也就那么幾個,同一個癥狀可能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找出導致目前這種困境的原因,在病因不明的情況下,我們是很難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可以在不同地域重復的處理方案。
據目前養殖情況直觀的看,偷死可能不應該是一種疾病(這樣說可能與權威的說法有違),偷死更加像是一個癥狀。偷死可能是由于許多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種綜合表現,所以每一次出現偷死的情況,其處理應該在分析了引起偷死的原因后再針對性的采取措施,不能夠墨守成規的采取固定的措施或者墨守成規的相信某一個絕招可以處理好各種各樣的偷死。
以下是在日常生產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偷死: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