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T大豆期貨價格在USDA供需報告強勢利多刺激下,于5月10日急速飆升至1100美分/蒲式耳附近,可謂“一步到位”,而后回調速度和持續時間比此前預期的更快、更長。相比較而言,其間國內油脂價格算得上是“瀑布式”下挫,不到兩周時間便跌到了3月初的低點。在這波回調的過程中,類似4月下旬的行情而更甚于4月下旬的情形,“賣油(豆油/棕櫚油)買粕”套利異常活躍。
截至5月23日,連豆油1609合約收盤于5738點位,為自3月4日以來最低位,對比5月11日收盤價6384點,中間下滑近650點。同日,國內散裝一級豆油均價為6116元/噸,較此前高點即5月11日均價6591元/噸下挫475元/噸,跌幅高達7.21%。
炒作題材更替油粕強弱悄變
資金的大肆做空或“買粕”對沖操作自然是很明顯的,但吸引資金轉而做空油脂而不是繼續做空豆粕的“動機”是什么呢?概括來說,從2014年8月份延續至2016年4月上旬的“油脂強勢、豆粕弱勢”格局,從油脂方面看,較大程度上還是受益于全球油脂特別是棕櫚油減產的利多持續發酵,炒作題材很明顯也很強勢。
從豆粕方面來看,在阿根廷大豆減產之前,全球大豆供需格局或供需基調是偏寬松的,題材上永遠是“全球大豆豐產”,CBOT大豆期貨價格持續承壓于1000美分/蒲式耳下方來消化這方面的壓力,這令與大豆價格聯動性更強的豆粕品種同時承壓。相比較而言,油脂方面的炒作題材更能吸引資金介入,而且推漲的也“名副其實”。
但從南美特別是阿根廷大豆大幅減產“坐實”之后,情況卻截然不同,全球大豆供需平衡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此前一直令CBOT大豆期貨承壓的“偏寬松”的供需格局,隨著南美大豆的減產,已經變成了“供需或將更為緊俏”的基調。
這是一種“長期利好”,力度類似甚至強于此前“棕櫚油減產”的利好,加上市場對“下半年拉尼娜天氣將在大概率上發生并引發美國生長期的天氣炒作”存有預期,多重利好疊加,相當于昭示大家,CBOT大豆價格在中長期趨勢上將是上移的格局。這必然是利多國內油粕價格的,而且從大豆進口成本上看,CBOT大豆期貨價格上漲到此前近1100美分/蒲式耳高位,國內大豆進口成本提高了,油粕價格自然將隨之抬升。
供需漸趨疲軟油脂更易承壓
從現貨基本面來看,首先,棕櫚油近期表現甚是疲弱,對豆油等其他油脂價格形成同向的拖累,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棕櫚油進入增產周期,產量出現季節性回升,出口表現不夠理想。經過長達8個月的推漲,更多投資者認為,棕櫚油減產的利多效應已隨增產季節的來臨而“消化殆盡”了,而且,與這時的“南美大豆減產”這一強勢利多相比,棕櫚油減產題材顯然已經不足以吸引資金“繼續停留”了。那么,理所當然的,資金從“油脂戰場”迅速轉移到“豆、粕戰場”,自然利多豆粕、利空油脂。
其次,隨著水產養殖、畜牧養殖的回暖,與粕類品種需求緩慢提升相比,油脂特別是豆油品種則進入了需求淡季。同時,臨儲菜籽油從去年12月份開始至今一直在不斷地拋售,對豆油等其他油脂的替代情況較為普遍,且預計菜籽油拍賣將延續到7月上中旬。從基本面上看,油脂也是“輸家”,這促使工廠更傾向于采用“挺粕拋油”的策略。
全球油脂緊俏,續跌動能料弱
如果僅從基本面現狀考慮,油脂價格并不至于跌到如此低的水平,筆者認為,連豆油Y1609合約在6000點位附近反而與當前的油脂基本面現狀較為吻合。資金的技術性對沖操作在其中起到了更為主要的壓制作用,并將油脂價格推向“超跌”的狀態。若還從基本面現狀看,油脂在目前的價格水平進一步下滑的空間及動能預計有限。
從全球角度來看,棕櫚油、菜籽、菜籽油減產的情況實際存在;國內豆油現貨庫存(截至5月20日為72.26萬噸)雖然出現緩慢回升趨勢,但仍處在偏低水平,菜籽油的拋售實際上可以理解為是對國內豆/棕油庫存偏低、菜籽/菜籽油進口受限等情況的一種“補充”,并不足以令油脂價格進一步下探。
棕櫚油市場,穆斯林國家齋月時間將從6月上旬開始,在齋月期間及此前,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表現將持續良好,對棕櫚油價格形成支撐。且從中長期來看,棕櫚油減產所帶來的利好,尚有進一步消化的空間。
《油世界》在近幾期報告中提醒,“全球油脂產量緊缺狀況可能尚未得到充分認知”、“2016年棕櫚油緊缺情況將比預期中更為嚴重”,“盡管厄爾尼諾現象基本結束,且近日東南亞降雨普遍增多,但前期干旱影響才出現端倪,目前預計2016年1~9月全球棕櫚油產量較去年下降190萬噸。”
油脂初顯企穩,關注粕類走向
5月24日,國內油脂價格初步顯露“止跌企穩”跡象。在美聯儲升息預期壓力下,此前表現持續異常強勢的CBOT豆粕期貨價格遭遇獲利了結,自高位回落,跟隨其他大宗商品跌勢。但恰恰是受助于豆粕期貨價格高位回落、部分“買粕賣油”套利的出脫,反向限制了油脂期貨價格進一步下跌。
當前需要考慮的是,油脂價格跌勢會否就此打住?CBOT大豆期貨價格回調趨勢會否延續?豆粕價格會否進一步回調?在美豆播種加速、基本面缺乏新鮮利好指引且美元加息壓力有望進一步發酵的背景下,CBOT大豆期貨價格短期有望進一步回調整理、蓄積動能,最近的指引將是6月中旬的供需報告。
其間豆粕品種有望進一步“補跌”,油脂價格有望止跌、而后“被動抬升”,實際上也可以理解為是對目前“超跌”狀態的一種正常修復。但就此展開持續的反彈態勢尚不具備更為有利的條件,暫以低位區間震蕩徘徊看待。激進型投資者可逢低短多試探,設好明確止損即可。現貨需求主體建議在目前低位進一步補充,以三五天的庫存量為參考標準,貿易主體庫存偏緊者可尋低適當采購。
美豆強勢難改油脂謹慎看空
對于中長期CBOT大豆期貨價格走勢,筆者目前仍保持看漲的觀點,1100美分/蒲式耳可能不是終點。
一方面,近月巴西大豆出口步伐迅猛,引發市場預期該國出口商將迅速消耗該國大豆供應,國內庫存最終將耗盡,從而刺激對美國大豆的需求,這將支撐大豆市場。《油世界》報告顯示,今年1~4月份巴西大豆消費量已比去年增加840萬噸,未來幾個月需求配給壓力較重,對美國和阿根廷需求有利,但考慮到今年阿根廷供應情況遠遜于上年,未來3~8個月整體需求將回歸美國。今年5~8月南美大豆出口預期下滑或令美國最少新增100萬噸大豆訂單。
另一方面,在6月份之后,美國大豆生長進入關鍵期,同時也將進入“天氣炒作”最為火熱的階段。相關氣象機構近期提高下半年拉尼娜發生的概率至75%,這將令美國夏季作物生長季天氣溫暖干燥。國內大豆進口有可能在南美大豆向北美大豆供應“過渡期”出現階段性的偏緊甚至是“斷檔”,而油脂需求也將在7、8月份之后逐步恢復,故在趨勢上不宜過分看空。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飼料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