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一漁民捕到一人高大魚 疑似"中華鱘"
發布時間:2016/5/31 14:23:33 來源:濰坊晚報 編輯:黃國姬
我來說兩句(0)
核心提示:省濰坊市坊子區黃旗堡街道花塢村一位漁民在濰河里捕獲到了一條長1.7米、重達78斤的大魚,這讓不少漁民驚訝不已。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黃旗堡街道花塢村一位漁民在濰河里捕獲到了一條長1.7米、重達78斤的大魚,這讓不少漁民驚訝不已。該村的村干部認為這條大魚極有可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于是將它搶救回來,養在了一個小區的人工湖內。5月29日,該村的村干部向本報求助稱,這條大魚一直養在湖內也不是辦法,萬一湖內的水質對它生長不利,他們希望相關部門能關注此事,幫他們找一個解決辦法。 現場
大魚靜靜趴池底 “我們從網上查找資料,認為這條大魚可能是‘中華鱘’,這應該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們現在已把它保護起來。”5月29日,黃旗堡街道花塢村的村干部劉東升說,大魚已被他們保護在黃旗堡街道安泰園小區的蝙蝠湖內。 劉東升說,蝙蝠湖水位原先很淺,為了讓這條大魚適應湖內的環境,他們往湖內放了水,所有進水管全部打開,水位上升至一米多。透過水層,記者看到,一條大魚靜靜地趴在池底。可能是聽到人們的說話聲,一會兒又開始慢慢向前游動。 “我們當時用米尺一量,竟然足有1.7米長,又稱了稱,重達78斤。”劉東升激動地說。記者也注意到,這條魚的外形很奇特,嘴非常尖,也很長,像矛頭,尾巴長得像一條鞭子。 講述
一路護送到小區 劉東升告訴記者,5月27日一大早,天剛亮,他就接到一名村民的電話,說有村民在他們村附近的濰河捕撈到一條大魚,非常稀奇。他立即驅車趕到現場,只見一條大魚在村民的魚池中慢慢游動,旁邊有不少收魚人正在研究是什么魚種。不少人都說,這種魚應該是“中華鱘”。劉東升又到網上查詢,通過與網上的圖片對比,初步認定此魚應該為“中華鱘”。 “如果是‘中華鱘’,那這種魚就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劉東升說,為防誤傷,他趕緊跟漁民及魚販解釋,這可能是國家保護品種,不能販運,宰殺,應該保護,并勸止了大家的買賣行為。 隨后,劉東升又聯系朋友開著三輪車趕來,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心翼翼地把大魚裝上車,運到了安泰園小區,與小區的管理人員一起放養到了蝙蝠湖內。 “這條魚太大,我們的電動三輪車后車箱長僅有1.5米多,當時,這條大魚在車箱內要斜著才能放開。”劉東升告訴記者,為防止路上因缺水造成死亡,裝車時他們專門鋪了塑料薄膜,并灌了水,一路上小心翼翼。回到小區后,四個壯勞力才把它抬放到水池中。 部門
建議將其放生 這么大的“中華鱘”如何來到濰河,劉東升跟漁民們百思不得其解。因為他們村附近的濰河前方有溢洪閘,后方有好幾層橡皮壩,此魚不可能是近期由上游或下游游來,唯一可能的解釋是多年前來到這兒,在本地深水中積年長大。 劉東升介紹,如果確定這條大魚是“中華鱘”,應該有專門部門收養,一直養在湖內也不是辦法,萬一湖內的水質對它生長不利,他們希望相關部門能關注此事,幫他們找到一個解決辦法。 對于此事,濰坊市海洋與漁業局的一位工作人員說,中華鱘確實屬于國家一級保護魚類,但中華鱘生長在長江,濰河內不可能有中華鱘出現。目前,在我市有不少地方都人工養殖外表類似于中華鱘的魚類,但都不是中華鱘,只是屬于鱘魚科的鱘魚。漁民在濰河內捕獲到的這條大魚應該就是鱘魚,很有可能是有人在養殖過程中,這條鱘魚在幼時被沖出了養殖基地而跑到了濰河內,這種鱘魚有的能長到一、二百斤重。雖然如此,他們對人們這種保護野生魚類的意識非常感動,建議將其放生回濰河內。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