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漁場老板在海外度假,只需手指輕輕點幾下,幾十個養殖場的魚蝦貝類都可以吃得飽飽的!
這個不是游戲場景,是寧波大學生一群學生開發的智能投餌設備,讓漁場養殖更加智能化,而這個項目也獲得了近日舉行的浙江省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
智能投餌機能做到按規律投放
靈巧的機器通過手機的APP遙控操作可以進行精確的魚食投喂,缸中的魚兒們開始歡快搶食……這不是實驗室中的一幕,而是在浙江省第十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決賽秘密答辯的現場,寧波大學海運學院的“海瀾智控”團隊為現場評委演示“智能投餌設備”。
近年來我國工廠化水產養殖的規模日益擴大,將養魚池從室外搬進室內進行集中管理,但由于餌料投喂和水質更換控制這些操作的工作量相比傳統的粗放式養殖更大,使得管理成本的急劇上升。寧波大學“海瀾智控”團隊針對此專門進行研發,旨在提高餌料利用率、降低人工成本、實現水產品的增產增收。
“同樣重的飼料,工人隨意投放和用我們的智慧型按時按量規律投放,得到的效果天差地別”,團隊負責人寧波大學海運學院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研二學生王龍飛說。他所在的團隊決定開發智能投餌機的想法,緣于一次同導師馮志敏教授和胡海剛高級實驗師的交流:“人工投料的隨意性影響魚的生長速度,同時飼料殘渣對水質也造成污染。一旦養殖場的管理出現問題,后果可想而知。”
試驗下來效果很不錯
2015年1月,“海瀾智控團隊”進行科研立項,經過夜以繼日的圖紙設計、模型制作、實物生產,第一代智能投餌機推向市場。
2015年4月,該設備入駐寧波鑫億鮮活水產品有限公司,專門用于排卵期梭子蟹的池間管理。在2015年4月1日至12月1日進行了產品1.0的試用。經過半年多以來的試驗,人員成本直接降低了89.6%,餌料及水質管理費用降低了8%,同時每季度梭子蟹的產出量提高了15.7%。
漁業專家評價認為,當前浙江省正在大力推進漁業經濟轉型升級,而在漁業產業各環節中,最重要的便是育苗一環,成本控制、使用效率、實操效果等因素都限制著漁業機械的大規模覆蓋,現階段漁業養殖依舊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力依賴程度高,工人生存環境差,企業生存成本高,從漁場老板到基層養魚工人,都在期待漁業育苗的產業升級,在這樣的行業大背景之下,海瀾團隊的科技成果“新型智能投餌裝備”的出現無疑是個福音。
漁場有了24小時“機器人管家” “漁場老板可忙里偷閑飛個東南亞度假,只需手指輕輕點幾下,幾十個養殖池的魚蝦貝類都可以吃得飽飽的!”團隊成員毛群說,目前該團隊又在致力于開發手機APP移動終端和后臺云端服務器,屆時養殖戶可以通過直接操控APP,實現餌料投喂的遠程操控、水質監測數據的實時查詢,同時也可利用歷史數據統計分析功能適時調整養殖方案,以此為養殖企業帶來更高效、方便、精準的用戶體驗
據悉,該團隊已經與寧波、舟山、溫州等地區的大型養殖場、農技站聯系,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希望可以為養殖場在原有的基礎上精簡40%的勞動力,工人空余出來的可以用來巡視、維護、篩檢……據了解,該團隊還將收到十多份用戶體驗報告,為進一步優化APP平臺,更好地利用和剖析大數據提供了基礎信息。
寧波鑫億鮮活水產品有限公司韓昌茂經理說:“以往育苗都是憑經驗吃飯,有了這個APP,就像多了一個24小時的機器人管家,再也不用凌晨2點就守著池子投料了,水質數據也能實時更新到手機上,隨時都可以監控養殖情況。育苗變得如此輕松是以前想象不到的!”
據悉,目前已有來自上海、杭州和寧波的多家投資公司與該團隊接洽、商討投資事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