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昨日上午,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帶隊到宿遷市調研漁業產業發展情況。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湯建鳴,宿遷市委書記魏國強,市委常委、秘書長沈海斌,副市長曹秀明陪同調研。
于康震一行實地查看了泗洪現代漁業產業園綜合服務中心、省級水產良種場、國際垂釣中心等處,認真聽取情況介紹,詳細了解我市漁業產業發展情況。
泗洪現代漁業產業園區擁有高標準養殖塘口6500畝,園區以國家級龍頭企業金水集團為龍頭,以合作社為載體提供統一供應苗種、統一供應飼料、統一技術管理、統一防病治病、統一銷售“五統一”服務,是以20個家庭漁場(大戶)為經營單元的“家庭農場集群”,形成了“企業+合作社+家庭漁場(大戶)”的良性運行機制。于康震詳細了解了泗洪漁業的發展情況,當得知近年來該縣著力開展“互聯網+漁業”建設工程,并且在2015年第十二屆泗洪大閘蟹網上螃蟹節,聚劃算·周末淘寶活動中,銷售額達810萬元,打破了單次銷售大閘蟹的全網記錄時,于康震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勵當地繼續開拓創新,拓展銷售渠道,推動現代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建于2002年的泗洪縣水產良種場,長期與上海海洋大學、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開展技術試驗、示范,2009年被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列為省級水產良種場。良種場主要對翹嘴紅鲌等馴化淡水水產優質原(良)種進行提純、復壯、繁殖開發洪澤湖本地優質魚類的選育,力爭創建“國家級水產良種場”。于康震一行走進良種場,仔細聽取工作人員的介紹,并對良種場的相關經驗做法和成果給予充分肯定。
于康震一行還實地觀摩了園區20畝池塘循環水生態養殖系統,該系統改變了以往傳統的養殖模式,不僅具有高效、節水、省地等特點,還具有結構簡單、操作維護方便、運轉成本較低等多方面優勢,特別是采用全塘水體循環自凈、生物與生態修復等先進的環保設計理念,養殖環境得到友好改善,有助于實現“零排放”,魚類產量和品質也得到大大提升。于康震對園區創新做法給予肯定,并希望他們以科技攻關、科技創新為依托,繼續完善工藝,提高生產效率,推動漁業發展提質增效。
泗洪是江蘇的水產大縣,擁有各類水面面積166萬畝,其中轄洪澤湖水面面積111萬畝,約占全湖總面積近40%的水面。全縣水產養殖面積35.6萬畝,水產品總產量達到10.1萬噸、總產值40.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34%。近年來,泗洪縣立足資源、發揮優勢,不斷推進現代漁業向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堅定不移走優質、高效、生態、健康之路,全縣漁業發展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調研中,于康震對我市發揮漁業資源優勢,著力推動漁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走現代漁業發展之路表示充分肯定,并希望我市進一步發揮資源優勢,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進漁業結構調整,提高發展質效,走專業化、標準化、規;、集約化的現代漁業發展之路,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出更大的努力。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