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一市民患上了橫紋肌溶解癥,疑似與食用牛蛙和鱸魚有關。而今天另一家醫院傳來消息,一名曾食用了基圍蝦的男性患者,也患上了橫紋肌溶解癥。是不是因基圍蝦導致的?謎團能解開嗎?
正在復診的是南京市民李先生,經過連續兩天的掛水,肌肉疼痛酸脹的癥狀已基本消失,肌紅蛋白和肌酸激酶兩種數值也大幅下降,病癥已接近治愈。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幾乎很少吃小龍蝦,但18號卻被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癥。
李先生說,當時先是有左小腿肚酸脹的感覺,后來就是感覺到了刺痛,走路也使不上勁。醫生詢問飲食史,發現頭一天李先生吃自助餐時,進食了一種水產品:基圍蝦,它有可能就是致病因。
專家表示,跟小龍蝦不同,牛蛙、鱸魚、基圍蝦等只是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癥的懷疑對象,但從國內外現有的文獻報道來看,淡水魚和海鮮類都有出現過相關病例。在今年橫紋肌溶解癥病例增多的情況下,有必要納入采樣和研究。事實上,從1924年橫紋肌溶解癥被發現以來,近100年的時間,始終是橫亙在醫學界的一塊硬骨頭,今年,謎團更是擴大:
謎團一:吃小龍蝦為何易導致橫紋肌溶解?是小龍蝦身上有某種毒素或者物質,還是小龍蝦的附著物有問題?
謎團二:為什么今年橫紋肌溶解癥患者較多,而且主要集中在南京?武漢和盱眙等地也吃小龍蝦,為何鮮有相關病例報道?
謎團三:為什么今年吃小龍蝦后出現橫紋肌溶解癥患者,多數是自行在家中烹飪小龍蝦后發生?
謎團四:為什么橫紋肌溶解癥患者,多數為20-60歲間的人群,幾乎沒有孩子和老年人?
謎團五:牛蛙、鱸魚、基圍蝦為什么今年也成為高度懷疑對象?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急診科主任徐昌盛表示,針對橫紋肌溶解癥的患者,將會統計如下的數據:龍蝦的來源地、進食龍蝦的時間、發病的時間、主要癥狀以及一些化驗的指標。
目前,江蘇100多名急診專家,已組建臨時治療組,隨時關注橫紋肌溶解癥的發展動態,并收集病例數據提交給疾控部門。在掌握病例大數據后,或許,相關謎團就能解開。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