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魚肉質鮮美口感細緻,營養價值高,在華人圈裡特別受到喜愛,臺灣養殖石斑魚已有30多年歷史,從總舖師辦桌喜宴的龍膽石斑,到街頭美食「鮢過魚湯」,都能見到牠的身影,近年來因優越的人工繁殖及養殖技術,更讓臺灣贏得「石斑王國」的美譽。
高雄市動保處指出,石斑魚產業分工極細,至少會經歷四段旅程:種魚場、孵化場(白身苗場)、寸苗場、成魚場。
高雄市動物保護處表示,在石斑種魚場將受精卵賣給白身苗場后,每個飼養過程都須經過俗稱「過料」的階段,舉凡餌料的種類、口徑的大小、營養度等都是影響存活率的關鍵。為了增加養殖成功率,每個階段開始時,會先抓幾尾回場試水,養幾天看看魚隻是否健康、能否適應新環境。
此外,石斑魚有相互殘食性,會攻擊甚至吃掉較小或生病的同類,且常造成兩敗俱傷,體型較大的那一方也噎死或撐死,所以定期篩選魚體大小,分池飼養是管理上的重點。
動保處處長徐榮彬表示,石斑魚原生的珊瑚礁環境穩定、食物來源多樣,因此對營養的要求高,對溫差及水質等變化也十分敏感,隨著飼養密度增加、水源污染、氣候異常等環境的改變,加上病毒愈趨頑劣、抗藥性日益嚴重,如何藉由良好的飼養管理增進魚群抵抗力才是關鍵,養殖魚隻如有異常一定要經過專業獸醫師確診、對癥處理,才能讓漁民賺得開心、民眾吃得安心。
高雄市是石斑魚養殖重鎮,永安區主要養殖成魚,茄定及林園區則以供應魚苗為主,高雄市動物保護處在水產檢驗方面深耕多年,在永安及林園區都設有水產動物疾病檢驗站,方便養殖戶就近送驗魚隻,除了檢驗發病魚隻、輔導正確用藥外,近年更加強宣導「養水重于養魚,強身勝于用藥,預防勝于治療」的觀念。與漁民一起為養殖漁業的永續發展而努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