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通山縣闖王鎮劉家嶺村小龍蝦養殖基地里,種養大戶胡寶江挽起褲腳,蹚到蝦池對修復后的護欄網、池堤進行最后檢查。“趁天氣轉涼,我準備重新投放700斤種苗,趕上九月末銷售旺季,把洪災損失補回來。”胡寶江信心十足。
6月底,通山縣多地遭遇暴雨突襲,胡寶江牽頭的同富園種養專業合作社188畝小龍蝦蝦池受損,直接經濟損失40多萬元。天災面前,他沒有泄氣,積極組織合作社員工整修蝦池,盡快恢復生產。
“像胡寶江這樣有信心的養殖戶不在少數”,縣龍蝦辦副主任汪承君說,這次洪災使全縣1.1萬余畝蝦池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受損達100畝以上的養殖戶有33戶。“絕大多數養殖戶不等不靠,災后生產自救的勁頭很足,目前水毀蝦池九成已修復。”汪承君介紹,縣小龍蝦養殖早已納入農業保險范疇,現正與保險公司商定急速理賠方案。政府安排“蝦農貸”擔保金,對需要貸款的受災戶實行全額貼息貸款支持。還聘請了專家服務團,為小龍蝦養殖戶災后重建進行技術指導。政府部門的重視支持,增強了蝦農發展生產的信心。
信心還來自于看好通山小龍蝦的優良品質。7月30日,通山小龍蝦養殖協會主辦泉水龍蝦節,全縣70家龍蝦養殖合作社現場比武,吸引了縣內外近萬名蝦迷品嘗和訂購。“蝦王”馬興農養的小龍蝦被上海客戶看中,賣出了每斤120元的天價。協會負責人夏萬平接受采訪時說,通山小龍蝦養殖基地多數是低洼冷浸田改造而成,山泉水養大的小龍蝦個大肉嫩,六成銷往外地。
通山縣水產局局長成忠興告訴記者,小龍蝦供不應求,給養殖戶吃下了擴大生產的定心丸。目前,全縣有3萬畝小龍蝦養殖面積,總產可達900 萬斤,總產值達1.8億元。“按計劃今年還要再新增小龍蝦養殖面積6000畝,明年實現5萬畝面積的目標,我們對此充滿信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