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直以來,石斑魚作為一種高檔魚,主要穿插于酒樓飯店等高端消費中,其價格一直傲視其他魚類品種。然而,也正是其單一的銷售渠道限制,近年石斑魚價逐步走下坡,變得越來越“親民”,這條魚已經不再高檔了?
在國內,石斑魚的養殖主要集中在海南和福建,而湛江石斑魚產業也在近年悄然興起。尤其在華南地區連續經歷對蝦養殖低迷期后,湛江地區不少對蝦養殖戶轉養石斑魚(9成為珍珠龍膽),從去年開始,湛江石斑養殖量開始暴增,今年的存塘量更是巨大。
「 養殖量同比增30%,魚價在成本線徘徊 」
目前,湛江地區規格為8兩到1斤半的石斑魚21元/斤,規格2斤以上的18元左右/斤,規格6斤以上的16~17元/斤,9斤以上的超大魚約24元/斤。其中規格魚(8兩到1斤半)的價格相比往年下跌30%~40%,在成本線上下徘徊。
石斑魚價格低迷,主要原因為市場上龐大的養殖量以及其自身銷售渠道的限制。在養殖量方面,據千舟漁雷州紀家苗場負責人林權估計,今年湛江整體石斑魚養殖量在300萬~500萬斤之間,相比去年增加了30%左右。
在銷售渠道方面,受到近年經濟大環境的影響,酒店消費減少,作為主要銷往酒店飯館的石斑魚,無疑遭受著最直接的打擊。目前石斑魚的終端消費疲軟,主要靠活鮮銷售,成品魚加工產業和網絡銷售尚未形成和打開,且還受到市場上其他魚類品種的競爭與沖擊,銷售面臨尷尬的局面。“石斑魚目前的定位還不明確,消費者對這條魚的認識比較模糊,市場接受度還有待提高。”湛江恒興珊瑚飼料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吳建平說道。
據了解,今年存塘的石斑魚多為去年養殖,規格大多在2斤以上,由于價格一路低迷,很多養殖戶不愿意出魚,只能繼續存塘觀望魚價。選擇繼續存塘,也意味著將承擔更大的養殖成本。
由于石斑魚屬于熱帶魚,冬天養殖需要搭冬棚,因此一些養殖戶無法承受巨大的搭冬棚資金,因而趕在冬天之前出魚。也有一部分養殖戶選擇不搭冬棚,但會加大了養殖風險,據悉,去年在烏石等地由于寒潮襲擊,不搭冬棚的石斑魚被大量凍死,損失慘重。
「 苗價大幅縮水,投苗熱情退減 」
由于去年大量石斑魚尚未被市場消化,只能存塘至今年,再加上今年石斑魚整體行情低迷,部分養殖戶處于觀望狀態。廣東越群海洋生物研究開發有限公司副總洪宇建表示,去年湛江石斑魚育苗的成活率高、質量好,價格在1~2元/條(2公分左右),因而吸引了一些海南育苗場來湛江育苗,但由于今年受氣候和水質的影響,苗種成活率偏低。苗種質量下降,加之養殖戶投苗熱情降低,今年湛江石斑魚苗價格僅有0.5元左右/條,價格嚴重縮水。
洪宇建介紹,今年年初徐聞地區已經開發出不少新塘打算投苗養殖石斑魚,但由于石斑魚價格逐漸走低,養殖戶始終不敢投苗,導致這一批新塘至今還沒投入養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存塘魚大部分為去年價格偏高的魚苗長大的,相比去年的高苗價,今年成魚價格卻低迷,這無疑把養殖戶推向了虧損的邊緣,“今年的石斑魚養殖戶可謂是騎虎難下,以目前的價格出魚肯定沒有利潤,繼續存塘則要繼續投入成本,且往后也不一定賣出好價錢。”林權感嘆道。
然而,苗價便宜還是會吸引一些養殖戶投苗。廣東上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石斑魚事業部銷售經理李方寶認為,部分養殖戶傾向于購買便宜魚苗養殖小規格魚,低廉的苗價能為養殖戶騰出一定的利潤空間。
「 冰鮮投喂占八成,飼料推廣仍漫長 」
從石斑魚實現人工養殖開始,人工配合飼料的研發和推廣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但投喂冰鮮的成本比飼料成本低,目前石斑魚養殖依然以投喂冰鮮魚為主,占據8成份額。人工配合飼料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間。
林權認為,隨著海洋資源的減少,冰鮮捕撈量將逐年下滑,往后冰鮮的投喂量也會受到影響,這也為飼料企業提供了機遇。據林權估計,今年湛江石斑魚料的市場容量在1000噸左右,但是由于石斑魚價格持續低迷,往后養殖量將減少,飼料容量可能也不會增加。
“大部分養殖戶暫時還不太接受飼料投喂。”吳建平說道。據悉,湛江石斑魚養殖群體以小作坊和家庭化為主,養殖規模小,更加注重低成本運作,所以推廣飼料仍然存在較大難度。相對來說,一些規模化的養殖公司則對飼料更為青睞。
吳建平介紹,石斑魚料比一般在0.9~1之間,成本為7~8元/斤,相比冰鮮投喂,飼料投喂在存儲和運輸方面更為方便,且有效避免寄生蟲等病害的產生。“只要每天投喂飼料兩餐,石斑魚的生長速度明顯快于冰鮮。”
飼料推廣受限,也與當下低迷行情脫不了干系。洪宇建認為,由于石斑魚成品魚價格不高,養殖戶會盡量壓縮養殖成本,因此花費在飼料板塊的意愿也會減少,尤其是這批魚去年都是高價苗養成的,成本面臨巨大壓力。“便宜的、中低檔的飼料的需求量將會增加。”
去年有一些飼料企業為擴大市場份額,加大賒銷力度,今年養殖戶不愿出魚或者出魚虧本,導致廠家無法順利回款。因此,今年飼料廠大多采用現金交易為主。從這個層面來看,更加降低了本來就資金缺乏的養殖戶對飼料的選擇意愿。
「 往后三年難有起色,高價不再 」
石斑魚養殖不同于其他魚類品種有固定的出魚時間,賣不掉的魚只能繼續存塘,養殖戶一般根據市場價格抓魚上市。如今石斑魚價格持續低迷,繼續存塘成為大多養殖戶的選擇。然而,在此過程中,石斑魚會繼續吃料和生長,在增加養殖成本的同時,石斑魚規格越大反而虧本越多,這也是養殖戶所苦惱的。
“去年存塘剩下的石斑魚,如果賣不出,還將存塘到明年甚至是后年!”林權說道。他認為,在接下來的三年里,石斑魚的價格都難有回暖的趨勢,價格將繼續維持在成本線左右,管理得好的養殖戶可以少賺,管理不善的則會虧本。
“石斑魚營養價值高,適應高密度養殖,產量高,因而這條魚還是很有前景的,但目前主要為活鮮運輸,難以大量銷售,這也是當下產業面臨的困境。”吳建平說道。他認為,當下石斑魚養殖需要專業化和規模化,需要對投苗時間、搭冬棚時間以及抓魚上市時間等進行科學的規劃,才能使養殖的利潤最大化。
曾經作為一條高檔魚,石斑魚如今落此困境,這也讓不少人痛惜。其實,石斑魚消費渠道狹窄,也從開始注定了這條魚會面臨滯銷的尷尬局面。擴寬消費渠道、完善深加工產業鏈、開發新的地域市場,才是當下石斑魚產業所亟需解決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