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佛山,承包魚塘養魚苗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但是,央視的《致富經》卻專門為南海的一位養魚苗的大叔做了一期節目!讓央視發現還來報道,這位大叔家的魚塘真的和別人不一樣嗎?
這位大叔就叫郭橋和。
初中畢業后,郭橋和就在家鄉做起了小買賣賺錢。1984年,郭橋和跟隨朋友做起了水產買賣,1992年,敏銳的他發現水產市場上鰻魚的價格十分火爆,于是決定養殖鰻魚。
事實也證明了郭橋和的眼光,僅用了6年,郭橋和就靠養鰻魚賺了1000多萬元。
2000年,由于養鰻魚的利潤不斷變少,郭橋和就用自己的積蓄開了一家酒店。酒店的生意也很火爆,每天的銷售額甚至都超過10多萬元,之后就成了當地最大的飯館。
嘗到甜頭的郭橋和隨后又開了2家餐飲企業,還有一家工廠,日子可謂是過得紅紅火火。如果沒有什么意外,郭橋和的日子已經是過得比大多數人都要舒坦了,只是世事難料,突如其來的巨變,讓郭橋和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
賭博欠下巨債,從巔峰到谷底
2004年,郭橋和就迷上了賭博,當時他一個月至少要去澳門兩次。
都說十賭九輸,很不幸,郭橋和并不是那最后的一個。賭徒賭紅了眼,往往就失去理智。屢賭屢輸的郭橋和,不僅沒有節制,反而是變本加厲,只是不到2年的時間,便輸光了自己的千萬家財,更是欠下了500多萬元的巨額賭債。
一下子跌落到人生低谷,郭橋和一家的生活也發生了大變化:
債主們天天上門逼債;
甚至兒女們都沒法上學,去送外賣;
無奈之下的郭橋和只能帶著妻子,遠赴省外打工,日常的伙食就靠妻子打包客人的剩菜回來解決;
“最凄慘的時候,2009年初一,我們一家四口只有26元錢,這個印象就是永遠都是最深刻的。”郭橋和的妻子冼雪容說。
身無分文在外地漂泊,擔著對家庭的愧疚,還被很多人都看不起,之前的風光仿佛還歷歷在目,如今卻落到了如此窘境,這種反差,想必外人也難以體會。
郭橋和說:“我心里真的是流淚一樣,但是我要忍受這個,我自己真的是也沒話說。”
痛改前非,一心做事業
這個春節給了郭橋和很大的刺激,看著自己的妻子和兒女,想到自己卻不能給他們一個好一點的環境,他決心要改變現狀。
聽聞他的處境,朋友郭炳元也想要幫他一把。當時郭炳元就說給100萬讓他重新起步,只是想著以前還欠著的70萬,郭橋和還是拒絕了朋友的好意。
回到了家鄉廣東的郭橋和,又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水產生意——收購本地農戶的魚苗再打包賣出的生意,這種生意不需要太多本錢,就可以從中賺取到差價。而客戶來源也不用太擔憂,主要就是靠以前做水產的朋友介紹。
許是無法再忍受之前的困境,這個機會就如同一根救命稻草,被郭橋和緊緊抓住。他說:“沒有錢做什么事都要認真一點,你越認真客戶對我有越大的信任。”
而這樣的結果就是,一到銷售旺季,郭橋和幾乎每一天都是睡3小時都不到,經常是整天晚上都干下去的。
除了干活拼命,郭橋和還很在意滿足客戶的需求。他會主動幫農戶聯系魚苗銷路,農戶的商品魚早一天賣出,郭橋和就能更早賣苗。
還清債務,水產行業樹招牌
皇天不負有心人,郭橋和的努力終于也得來了回報。當時的佛山市南海區就有一百多家苗種企業,競爭十分激烈,郭橋和本錢完全不足,卻是很快從中脫穎而出。到了2012年底,他們終于還清了欠別人的500多萬元債務。
無債一身輕,還完了債務的郭橋和又開始想要走得更遠。
2013年初郭橋和租下了50多池塘,經營上郭橋和也別有想法,他選擇養殖的都是一些新品種魚苗。郭橋和特別注重新產品,他說,如果你沒有新產品,在這個行業里面,很快就會給別人替代了。幾年下來,他也養殖出了不少新苗,例如臺灣泥鰍、鴨嘴魚、刺鰍……
經歷這么多波折,一路走到現在,郭橋和已經在當地整個水產行業樹立起了自己的招牌,一手打造了一個年銷售額3000多萬元的水產基地。
“創業都要先考慮自己最大的長處在哪里,不是自己長處,就是多幾個朋友去商量一下,或者多一點了解市場比較好一點。越好生意的時候,其實就是我們最危險的時候,最危機的時候我們要用頭腦去做好每一個環節,你才一直紅火下去。”
從90年代的千萬富翁,到負債累累吃盡苦頭,再到一手創立年銷售3000萬的苗種企業,郭橋和的財富人生可謂起起落落。對于這個承包了魚塘的佛山大叔,你這么看呢?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