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南海網記者從海南檢驗檢疫局了解到,近日,清瀾檢驗檢疫局(以下簡稱清瀾局)捷報頻傳:自今年7月首批石斑魚魚苗出口后,僅僅一個月時間,就有13批、19.62萬尾、29.43萬美元的石斑魚苗經該局檢驗檢疫合格輸往新加坡。
這一佳績是在國際金融環境危機四伏、外需疲弱和外貿出口大量萎縮的形勢下取得的,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離不開企業的艱苦創業、努力拼搏,同時也凝結著清瀾局長期以來落實“放管服”改革的心血和汗水。
清瀾局助推特色產業發展養殖魚苗達到出口要求
海南省文昌市位于海南的東北部地區,屬于熱帶季風島嶼性氣候,這里地勢平緩,光照時間長,年日照量接近兩千個小時,全年無霜凍,年均十個月是適宜石斑魚養殖的生長期。近年來,清瀾局轄區所在的文昌市發展石斑魚養殖產業方興未艾,但由于當地農民知識水平、養殖技術及病害防治能力的局限,扼殺了他們迫切致富的愿望。
清瀾局找準切入點,一方面利用自身技術力量的優勢,選派工作人員到養殖塘邊對農戶進行手把手現場指導,傳授養殖技術;另一方面舉辦培訓班,宣講檢驗檢疫政策,指導養殖企業編寫體系文件和出口水產動物養殖場注冊,并要求企業嚴格按照魚苗出口質量控制體系的標準,進行場地的整改和苗種的孵化,使養殖的魚苗達到了出口的要求。
2015年6月,海南海王星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獲石斑魚出口資格。2016年年初,該公司又通過了石斑魚苗出口注冊。石斑魚魚苗價值較高,培育階段處于整個產業鏈的上游,屬核心技術,飼養周期短,附加值遠高于成品魚,極具市場潛力。
“檢疫關口”前移確保出口魚苗質量
做大做強石斑魚產業,必須首先從質量抓起。清瀾局啟動“以風險分析為基礎、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為主線、以監控合格評定結果為放行依據”的監管模式。嚴格實施注冊登記制度,推行“公司+基地+標準化”管理,從石斑魚的養殖、親魚選擇、投料、換水等各環節入手進行病害的控制,實現“檢疫關口”前移,確保出口魚苗質量合格。同時在日常監管中,加大宣傳的力度,讓企業積極履行質量主體責任,不斷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
2016年,海王星公司擬出口石斑魚苗,清瀾局在企業報檢之前就開展了4種病毒監測工作,確定結果為陰性后再對產品放行,在確保產品質量安全的同時大幅提高通關速度。
落實幫扶政策措施出口鮮活產品施行全天候服務模式
清瀾局強化服務意識,對準需求點,做到精心精準服務。該局牽線搭橋,當好貿易“紅娘”,積極為養殖公司和貿易公司搭建銷售平臺,為魚苗養殖場找到國外客戶,暢通了銷售渠道,也為貿易公司開拓了貨物來源。該局同時進行技術幫扶,與企業一起研究制定魚苗運輸途中氧氣保障、密度控制等技術方案,改善運輸環境,全方位服務從魚苗入袋、打氧、裝箱到航班起飛環節,實現魚苗存活率最大化。及時向外貿企業推行提前報檢、非工作時間及節假日24小時預約服務,實施“一幫一、多幫一”、“一廠一策”等服務措施。
該局對出口鮮活產品施行365-24-1(365天24小時加1個預約電話)全天候服務模式,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減少損耗。還加大落實各項優惠企業服務政策力度,堅決落實免收檢驗檢疫費用政策,加大原產地證政策的宣講力度,并通過采取直通放行、無紙化報檢、關檢合作“三個一”等創新監管方式,縮短檢驗檢疫周期,幫助企業快速便捷地辦理產品出口手續,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隨著國際市場石斑魚需求量的逐年增長,出口魚苗的市場前景廣闊,清瀾局將繼續秉承檢驗檢疫“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宗旨,強化服務意識,落實責任擔當,扎實推進轄區石斑魚產業健康發展,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