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循環水養殖場真牛
近日,位于廣東湛江雷州市東里鎮的湛江海茂水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東里養殖基地一片繁忙,他們正在忙著收獲今年第二造蝦,當天收獲的5口塘,最高產的一口畝產5600斤,低的畝產也有3000斤。至此,24口塘全部收完,養殖成功率100%,平均畝產4300斤。在對蝦養殖成功率普遍較低的環境下,他們靠什么法寶取得豐收的呢?據該基地場長李林富透露:“一是有好的蝦苗,全部投放高抗力的普瑞莫蝦苗;二是采用循環水養殖,增加了養殖過程中的可控性。”
豐收的喜悅
滿滿的一網大蝦,使勁點使勁點!
蝦塘布局
注滿水的蝦塘
他們的設施主要有這些
該基地一期現有24口塘,每口水面面積約0.5畝,全部鋪設薄膜,水深1.4米,每口塘配2臺1.5千瓦水車式增氧機,讓塘水轉圓圈式流動,底部增氧組件8套,4大4小,其中大的80x200平方厘米,小的60x60平方厘米。
進水和排污管道分離,進水管道伸到大海里取水,經過沙濾井,海水被送到兩口消毒池,將海水里的病細菌殺滅,再送到蓄水池塘里曝氧和培藻。同時配備淡水井,利用淡水調節不同養殖階段所需要的海水鹽度。
排污管道設置在池塘底部中央,利用增氧機搞動水集污到中間排污口,每天定時排出。另外,就是循環水系統,這也是該養殖基地的核心。循環水處理主要有兩大部分:首先是兩個過濾池,每個池塘里裝有1.5x2平方米80目過濾網;然后是生物池,長18米x寬8.5米x深2.8米,底部與塘底持平。
他們是這樣管理的
“種苗、飼料、技術管理是養殖成功的三大關鍵因素,在種苗選擇上,我們就選擇海茂去年從美國新引進高抗病力的普瑞莫蝦苗。”該養殖基地技術員李源說。
今年5月18日,該基地按照每口0.5畝塘投p7規格普瑞莫苗10.8萬尾的標準投放。在小苗養殖50天期間,管理比較簡單,按時投喂和做好水質監測,定時排污,以及交換水即可,并不需要使用到循環水系統。
場長李林富(右)與技術員李源(左)兄弟
李林富說,每天定時喂四餐,分別是6:30、10:30、14:30、18:30。投料的時候關停增氧機半個小時,然后在池塘四周投料,此時蝦全部過來吃料,中央排污口就沒有蝦了,這時候開始排污10分鐘。
排污只是其中一個環節,每天還要排出池塘5%水體(隨著蝦的成長逐步提高換水量,養殖50天后,每天換水量要達到20%),然后從備用蓄水池補充滿。養殖50天后,每天早、午、晚要三次啟動循環水系統,每次循環處理池塘水體的10%。循環系統運作程序如下:池塘水被抽進塘邊的水泥池,經過80目篩網過濾,主要過濾蝦糞便和比較大的飼料殘渣顆粒等雜質,然后進入生物池,生物池主要功能是利用生物方法降解氨氮、亞硝酸鹽。“每天循環3次,每次循環1個小時,每次約循環10%池塘水,這樣就很好地凈化了池塘水質,使蝦能夠在一個安全的水體里健康生長。”李林富介紹。
據悉,循環水主要就是處理氨氮和亞硝酸鹽,蝦小時,池塘氨氮和亞硝酸鹽不高。隨著蝦長大,投入的飼料等越來越多,池塘水體受到污染的風險越來越大,而且蝦大了耗氧多,后面養殖氨氮和亞硝酸鹽會升高。“雖然增氧能解決部分問題,但是效果畢竟有限,因此,循環水系統這時候就派上用場了。”李林富說。
養殖效果一造比一造好
海茂東里養殖基地一期于去年下半年建成,今年第一次養殖冬棚就取得了豐收。清明后,第二造投苗,選擇了抗病能力強的普瑞莫品種,養殖效果更加好,從投苗到賣大蝦成活率超過8成。24口塘抓蝦5.2萬斤,平均畝產4300斤,高產的池塘畝產5600斤,低的畝產也有3000斤。“這個收成也算不錯了,但是也不算很好,下一造有信心養得更加好。”李林富信心滿滿地說。
李源也表示,像這種投苗20萬尾/畝以上的高密度高位池養殖,養殖戶一般在60頭/斤~50頭/斤規格就賣蝦了,但是他們投普瑞莫苗,可以健康養到每斤40頭/斤~30頭/斤規格,已經勝人一籌了。
蓄水池
在南美白對蝦養殖成功率偏低的情況下,業界非常需要有人能站出來,探索出一些好的養殖模式和技術,給養殖戶樹立信心。正是基于這樣的現實,湛江海茂水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數百萬元建設了東里養殖基地一期工程。一期工程投產養殖取得兩造豐收經驗后,目前繼續建設二期工程——開發23口每口面積1.4畝的高位池蝦塘,為養殖戶走出養殖困境做示范。
二期建設如火如荼進行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