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蝦這么多年,年年都有人養成功,但成功的模式或經驗大多都難以復制,難以推廣,往往第二年又失敗了,說明不論成功或失敗都還沒有完全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養蝦最難在哪?筆者養蝦25年,也一直苦苦探索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養蝦最難是底質管理?偨Y自己多年來養蝦屢屢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對底質管理認識不足,管控不到位所造成的(排除蝦苗質量因素)。
一、什么是底質管理
所謂底質管理,是指以防控塘底容易產生的硫化氫、氨等有毒有害物質為目標,并與此相關聯的天氣、清塘、PH值、溶解氧、藻類、喂料等多方面、多環節的應對及管理。如果把養蝦比如為一個大的系統工程的話,那么底質管理就是這個系統工程當中的一個小的系統工程。底質管理屬于養蝦的核心技術,如果弄懂了其它就容易了。
二、底質管理決定養蝦成敗
凡養殖都有污染,養蝦也不例外。在養蝦過程中,被污染的水體相對容易處理,但被污染的底質就很難處理,水可以換,但塘底怎么換呢?露天養蝦一方面受天氣影響,二方面受藻類影響,致使水體中的溶解氧每時每刻都處在變化當中,晝夜不相同,天天不相同。由于有機物質的客觀存在以及溶解氧的不穩定性,致使塘底忽多忽少產生硫化氫、氨等有毒有害物質成為常態,同樣也致使習性棲底的南美白對蝦每天與有毒有害物質相伴也成為常態,一旦超出忍受極限便無處可逃,只有死路一條。底質管理的重要性在于:盡管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客觀狀況,但可以通過有關措施把有毒有害物質管控在安全范圍,達到養蝦成功目的。
三、底質管理辦法
1、建立以減少有機物質及增多溶解氧(以下稱一減一增)為衡量標準的底質管理思路。
由于塘底產生硫化氫、氨等有毒有害物質均以有機物質及缺氧為條件,所以只要層層把關、個個環節都圍繞著一減一增來做工作,那么底質環境肯定只有變好不會變差,即便有毒有害物質仍然存在也不會達到使蝦致病濃度了。思路明確之后接下來就是抓重點、抓住最關鍵的地方,作為底質管理稱得上重點或關鍵地方的主要是藻類、喂料、增氧這三個方面。
2、防控藻類過度繁殖
藻類不但夜晚呼吸耗氧,而且PH值日較差變幅大,容易造成應激,白天光合作用導致PH值時常徘徊在9.0以上也會造成氨毒增加,另外每天源源不斷的代謝物死藻沉積塘底,也等于每天都在增加塘底有機物質的承載負荷,總之藻類幾乎全都與底質管理的衡量標準是相反的,這對養蝦是非常不利的。養蝦藻類無法避免,如果數量少則問題不大,也不需要處理,但如果數量大無疑是災難性的,所以絕對不能讓藻類大量繁殖。
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過測試pH值及觀察水色來密切注視藻類的變化動態,一旦透明度低于30cm或pH超過9.0,應馬上使用光合細菌來抑制,嚴重的要加大分量或隔天再次使用。由于藻類種類繁多,有害無害很難區分,一般來說有害藻生長早生長快,有益藻生長遲生長慢,所以還是清水放苗安全,因為即使以后生長的藻類有害,但由于蝦苗經歷了有害藻類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逐漸過程,也許已經適應了。
3、精準喂料寧少勿剩
蝦塘納水之后(80—150cm),經過水體消毒、解毒,然后掌握在一個星期左右放苗,放苗后2個小時開始喂料,在20天內每天喂2餐(9:00,17:00),第1餐投喂量占全日的60%,第2餐占40%,投喂后以3小時吃完為度。20天后投喂3餐(7:00,12:00,17:00),第1餐投喂量占全日的40%,第2餐占40%,第3餐占20%,投喂后以2小時吃完為度。60天后投喂4餐(7:00,11:00,15:00,19:00),第1餐投喂量占全日的30%,第2餐占30%,第3餐占30%,第4餐占10%,投喂后以1小時吃完為度。
投喂飼料應做到:①前期蝦病易發,應少投,中后期多投。②投料要投在增氧機產生水流的地方,停機投喂,吃完開機。③ 東風、大風暴雨、腐敗變質飼料不投。④ 水溫超過34℃、pH值超過9.0、蝦大量脫殼、透明度低于30cm少投。
4、合理使用增氧機
養蝦省什么都不能夠省增氧機,不能省電費,如果省電費就等于不是真養蝦。養蝦一般是根據蝦塘面積及放苗密度來配置增氧機,以每畝投放3萬尾的土塘為例(以下相同),按照每1.5畝配1臺增氧機就可以了。土塘容易生長藍藻,所以納水之后就要開增氧機來預防,3畝開1臺,每天開機時間(9:00—16:00)。放苗后頭20天內,3畝開1臺,每天開機時間(5:00—7:00,9:00—16:00)。第20天—40天,3畝開1臺,每天開機時間(4:00—7:00,9:00—16:00)。40—60天,3畝開1臺,每天開機時間(21:00—7:00,9:00—16:00)。60天后除喂料暫停外全天開機,其中白天及上半夜2畝開1臺,下半夜至凌晨1.5畝開1臺。凡是遇到刮東風、陰天、高溫、水質變差等特殊情況,不論哪個階段都要增加開機。
底質管理除了抓好以上重點或關鍵點之外,其它該做的也要認真做好,如納水前徹底曬塘,徹底除掉塘內雜草,除掉塘底過多的淤泥,以及定期投放光合細菌,使用微生態制劑拌料等等。
綜上所述,底質管理之所以被認為最難,是因為未曾認識未曾掌握,一旦認識了掌握了,有了清晰明了的思路,抓住了重點關鍵點,那么看不見的底質就等于被掌控了,最難就變成不難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