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熟理工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實驗室有這樣一種罕見的史前生物:半透明的“小蝦”伸出大量觸手,在水中以“仰泳”的姿態“隨波逐流”,飄逸的形態讓人一下子就理解了“仙女蝦”這一名稱含義。
然而,“仙女蝦”并非蝦,而是節肢動物門下的一種水生浮游動物。因為它平行的外觀的確有點像蝦,色彩也是比較漂亮,水里姿態也是像“飛天仙女”,所以才名為“仙女蝦”。
“‘仙女蝦’也并非是給人食用的,而是主要作為水產養殖方向的‘開口飼料’。”該校大二學生楊逸文解釋說,這種水生浮游動物給養殖的魚苗吃,可以大大提高魚苗的成活率和優質度。
作為與恐龍同時代的遠古生物“仙女蝦”,到如今在自然界已存活了2億年。由于其生命周期短、季節性強,同時對生存環境要求較高,在野外自然環境下“仙女蝦”活體并不多見,在國內的相關學術研究也不多,而人工養殖更是處于空白狀態。
近期,常熟理工學院就成功實現了這種遠古水生物的人工養殖。
“在野外科考時偶然發現了‘仙女蝦’,并開始進一步關注研究。但是野外非常少,后來就看媒體報道,只要哪里發現‘仙女蝦’,我就會去采集標本。”常熟理工學院觀賞水產品養殖協會指導老師韓曉磊講到:“我們用不同環境進行刺激,激發蝦卵孵化,走錯了千百次,幾乎要放棄的時候,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每一種生物能夠在自然環境存活、繁殖都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和特殊的“技能”,而“仙女蝦”的特殊之處集中體現在蝦卵中。
“仙女蝦”卵可以忍受長時間的高溫烘烤與冰凍土壤的考驗,且在沸水中仍能夠存活,故其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并能夠休眠存活上千萬年,一旦遇到合適條件即可獲得新生,堪稱生物界的奇跡。也正是因為這種神奇的“技能”,“仙女蝦”能夠代代繁衍2億年,不過盡管蝦卵生存力強,但是其孵化特性卻極其復雜。
“目前我們已經掌握了它生物分子的相關特性,實現了人工孵化。”韓曉磊拿出裝滿蝦卵的試管介紹,這種烘干的蝦卵不會死,能夠常溫下長期保存,非常便于運輸,對于后期的養殖非常有利。
目前,團隊已成功完成了“仙女蝦”的高密度養殖中試,收獲到了不同時期的“仙女蝦”活體近百尾以及數量可觀的蝦卵。現蘇南地區河網密布,淡水資源多,水產養殖眾多,“仙女蝦”作為開口餌料,將有可觀的、成熟的市場需求前景。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