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中國對蝦資源增殖工作,進一步掌握2016年黃海北部中國對蝦回捕情況,了解漁民對增殖放流工作的滿意度,科學評估中國對蝦增殖效果,9月1日至9月23日,遼寧省水產苗種管理局工作人員多次深入黃海北部沿岸漁港、漁村及水產品交易市場,通過走訪、電話問詢、填寫調查問卷等多種方式,開展增殖中國對蝦回捕情況的社會調查工作。
調查顯示,今年黃海北部中國對蝦增殖效果為近年較好一年,呈現分布廣、產量高、作業周期長等特點。2016年黃海北部東至東港海洋紅,西至普蘭店皮口,不同漁具在不同水深均有中國對蝦捕獲。開捕后,中國對蝦的單船產量一度出現近年之最,拖網及壇網日兼捕可達百余斤,流刺網最高日產達千斤以上。9月中旬,東港海洋紅拖網日兼捕30斤左右,莊河青堆灣流刺網日產50斤~60斤,普蘭店皮口流刺網日產可達100斤以上。截止9月23日,皮口外海域中國對蝦仍有喜人產量,當日底拖網單船日兼捕中國對蝦4斤~8斤,流刺網單船日產對蝦25斤~60斤,好于歷年同期。由于今年中國對蝦增殖放流時間整體較去年延后、放流后海水溫度上升較慢,中國對蝦個體規格比去年同期略小(見下表)。
在中國對蝦產量“豐收”的大好形勢下,大量黃海北部的作業漁船更換網具,專捕對蝦。漁民對中國對蝦的增殖放流工作給予了充分認可,認為增殖放流有利于漁民的增產增收,迫切希望明年增加放流數量和放流種類。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