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對景區水資源的污染如何解決?
農村家禽污水對河流的污染如何管控?
如何防止網箱養殖造成的水環境污染?
……
日前,貴州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聯組會議,就全省水資源保護工作情況開展專題詢問。副省長劉遠坤帶領省水利廳、省環保廳、省農委等13個政府部門及主要負責人,現場接受了10位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的問詢。
關于旅游業對水環境的污染
已對110個國家重點水功能區進行監測和考核
“隨著貴州旅游井噴式發展,在水資源豐富的地方做了很多旅游景點,而相應的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沒有及時跟上,旅游景點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對水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請問,相關部門如何應對和處理?”專題詢問上,劉穎委員第一個提問。
貴州省水利廳巡視員涂集首先回答:水環境由于水量和質不夠,對旅游資源和景觀造成了一些影響。目前已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加強對水功能區的管理,劃出開發利用區,有生產用水、生活用水、旅游等用水。二是對水質進行監測,目前已對110個國家重點水功能區進行監測和考核,納入三條紅線考核的范疇,都有水質目標。水功能區好的要保護,保證水質更好;不達標的在規定期限要達標,否則問責。
貴州省旅游發展委主任李三旗作了補充:旅游本身是綠色發展產業之一,但如果不做好環保,也是有污染的。據調查,不僅是水污染,還有其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乃至對傳統文化的沖擊等問題。所以,我省的旅游也要走一條不同于東部,有別于西部其他省區的貴州旅游發展新路。
關于網箱養殖對烏江流域的污染
力爭2018年達到無投料的生態養殖
夏玉芳委員非常關注烏江網箱養殖問題,她提的問題是:“烏江流域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淡水網箱養魚基地,有超過1000家養殖戶在進行網箱養殖,養殖戶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烏江、部分餌料沉入江底造成水體富營養化,超面積養殖造成水體污染,網箱養殖成為烏江流域的一個重要污染源。請問,如何采取措施防止網箱養殖造成的水環境污染?”
對于該問題,省農委主任袁家榆回答道:過度和無序的網箱養魚是造成烏江流域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現在農委的目標是2018年達到無投料的生態養殖,規模控制在1000畝以內。
“我們采取的防止網箱養殖造成水污染的措施有:一是省市縣聯動開展烏江養魚統一治理。二是采取有效的方式使傳統的漁民轉產上岸,對企業化養殖進行規范化整治。三是開展網箱養魚整治現場會,加大對網箱水產污染防治工作宣傳力度,提高養殖企業和農戶的環境保護自覺性和主動性。”袁家榆介紹,目前全省養魚總量22萬噸,烏江養魚占12萬噸,在整治網箱養魚的同時,為保障魚類產品的供給,第一是調整結構,實行價格優惠政策,發展冷水養、特色養殖。第二是大力發展稻田養魚。
關于地下水的污染和整治
將把監管保護設施納入貴州省環保設施規劃
蘇維詞委員就貴州省地下水資源過度開發和污染問題分別向省國土廳和省財政廳提問。
問題一:地下水資源的現狀是什么?對此有什么保護措施?
問題二:在水資源開發的資金保障上有什么打算,如何向貧困地區傾斜?小康水如何落到實處?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解決的如何?
貴州省國土資源廳廳長朱立軍首先表示,我省地下溶洞發育很發達,地下水的抽取和礦山開發造成了部分地區坍陷,但目前還不存在開采過度的問題,離我們的儲量還很遠。針對局部地區過度開采的問題,我們正在編制地質圖,確定地質單元的地下水可開采量,防止地面坍陷。
與此同時,烏江和清水江的污染,地下水是一個重要因素,主要是很多企業將污水偷排到地下暗河。我們將統籌考慮,爭取經費支持,積極采取措施,把地下水的監管保護設施納入我省環保設施規劃,解決覆蓋面不夠,設施老化的問題,同時增加監測點,對地面地下進行更全面的監測。
對于水資源資金保障的問題,貴州省財政廳廳長晏婉萍介紹,我省已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并且支持水投公司融資建設水利工程。同時,采取收費的形式籌集資金,對貧困地方的支持按照國家和省對貧困地方的安排投入資金,予以傾斜,加大投入力度,實行差別化補助的政策,支持水投公司通過融資、盤活資產存量等方式支持貧困縣的水利工程建設。
關于家禽糞便和化肥對水的污染
計劃到2020年,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
“我省仍存在非點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問題,最主要的來源是農業生產中普遍使用的化肥和農藥、家畜糞便,一遇暴雨,這些非點源性污染源徑流量是許多地方水質下降的重要原因,并呈現日益惡化之勢,成為諸多污染中最令公眾擔憂的問題。”陳朝潔委員提問:“請問我們在非點源水污染的法律機制、管理結構方面,有什么戰略性的控制計劃?”
貴州省農委主任袁家榆回答,我們計劃到2020年,全省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一控”是指控制農業用水總量和農業水環境污染;“兩減”是指化肥、農藥減量使用;“三基本”是指畜禽糞污、農膜、農作物秸稈基本得到資源化、綜合循環再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貴州省環境保護廳廳長熊德威補充,土壤污染防治剛剛起步,正在做摸清農藥、化肥、工業污染程度和情況的基礎工作。針對水和土壤污染,將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按照“十三五”規劃,要把千人飲用水源摸清楚,搞明白,保護起來。二是已劃出1184處保護區,三是要進行評估,弄清水質污染情況;另外,環保廳將增加自動監測站和監測評數,排查出來的污染情況要堅決執法,與公安、檢察機關開展好司法聯動,促進依法治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