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紹祥和他的大閘蟹。
昔日“紅塔大王”褚時健,75歲高齡改行種橙子,以其優質口感和勵志故事被譽為“勵志橙”廣為人知。永川來蘇也有這樣一位50歲閑不住轉行養大閘蟹的人,他叫聶紹祥,今年52歲。大閘蟹正式上市時,他前后用20來天時間,將9萬多斤大閘蟹銷售一空。
老來養蟹花光所有積蓄
在養大閘蟹之前,聶紹祥在鎮上賣鴨,每天就忙幾個小時。為養家糊口,他殺了26年的鴨子。然而到去年,他徹底厭煩殺鴨的活兒。
“天天殺鴨子,都殺煩了。”聶紹祥說,忙碌半輩子想享清福,可又覺得實在閑不住。
在朋友建議下,他決定摸著石頭過河,嘗試大規模養殖大閘蟹。他剛吐露這個想法,就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
聶紹祥有兩個子女,都有不錯的工作。聽說父親要養蟹,兩姊妹輪番勸說卻無效。“父親脾氣倔,只要是認準的事,他會固執到底。”
6臺挖機施工兩個月,才將500畝地的蟹塘挖好。然而手里的錢越用越少,幾百萬積蓄一掏而空。
子女勸不住他,嫌他愛折騰。“孩子很久都不回來看我,我是真怕養蟹失敗。”聶紹祥說,老伴也為此事經常吵他。
“貸款要抵押,我只有套老房子,銀行又不肯。”說起這事,聶紹祥滿臉無奈,“找親戚和村民借錢來整,整個項目投資了上千萬。”
好水質養出高品質大閘蟹
因為挖池塘工期長,耽誤了蟹苗下塘的時間。
“蟹苗都是去陽澄湖買的。”聶紹祥說,放的蟹苗超過58萬只,但因缺乏養蟹經驗,蟹苗成活率不高,損失超過15萬只,相當于總蟹苗的1/4。
正常情況下,蟹苗成活應該在50萬只左右。看著成片死亡的蟹苗,倔強的聶紹祥這才意識到養蟹不能靠土辦法,得找個懂行的人技術指導。
經人介紹,他請來在江蘇無錫養蟹的技術員老謝。在老謝的指導下,蟹苗大片死亡的情況得以扭轉。
九、十月份本是銷售旺季,可由于蟹苗放得晚,直到10月底才上市。上市前技術員老謝抽檢時,蟹黃的飽滿度讓他非常意外。
“養大閘蟹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好水質,再加上蟹苗都是去陽澄湖買的,這樣養出來的大閘蟹能不好嗎?”據聶紹祥介紹,他家喂養大閘蟹的飼料,都是他精心調配出來的,不含任何生長激素。這樣養出來的大閘蟹有著肥美的蟹黃,這也是評判大閘蟹好壞的重要指標。
聶紹祥的養蟹基地,在來蘇鎮的柏樹橋,離兩大飲水源水庫不遠。基地養蟹用的水,除下雨留住的雨水外,其余全來自位置較高的革命水庫和洪洞巖水庫。同時,這一帶沒有工業,自然也沒什么污染。
上市20多天銷售9萬多斤蟹
去年10月底,大閘蟹要上市時,銷路問題愁壞了聶紹祥。兒女在網絡上的推廣,帶來的銷量卻并不理想。
無奈之下,聶紹祥只好自己跑市場。為贏得蟹商信任,他把蟹商請到家里,現場抓蟹現場下廚。
不少蟹商試吃后,當即拍板訂貨。目前,聶紹祥的蟹銷售到河北、四川,最遠的已賣到上海。
“有個蟹商試吃之后,一次性訂了上千斤的蟹。”聶紹祥說,正是這個訂單,讓他看到希望,自己的蟹是被認可的。
很多蟹商對大閘蟹的口味非常挑剔。“他們吃過后說蟹帶著一股清香味,口感與陽澄湖大閘蟹差不多。”技術員老謝說,蟹商評價非常高,就像給聶紹祥打了一劑強心針。
大閘蟹上市1個月來,通過蟹商的口碑相傳,銷路越來越寬,前后20多天賣出9萬多斤,到基地購買大閘蟹的人每天都有好幾撥。
“今年開始基地進入豐產期。”聶紹祥說,也許明年之后,他的投入才能全部回本。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