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海南省氣溫逐漸回落,預測海水平均溫度在25-30℃,晝夜溫差明顯加大,池塘水質漸趨老化,容易誘發水生動物細菌性和寄生蟲疾病。另外,漁業生產進入收獲季節,要注意盡量避免分批捕撈對對水產養殖動物造成的機械損傷。根據近三年海南省同期水產養殖病害監測數據,11月份需關注以下疾病。
一、重點關注疾病
1.刺激隱核蟲病。主要發病對象為石斑魚、卵形鯧鰺等。最適發育水溫25℃-29℃左右,以病魚皮膚、鰓和眼出現大量小白點為特征。臺風、暴雨過后,養殖環境較差,魚體抵抗力弱時容易爆發。應重點關注澄邁橋頭、臨高后水灣、陵水新村黎安港、萬寧小海等網箱養殖密集區域。
2.鏈球菌病。主要危害對象為羅非魚,在水溫高且養殖水體環境較差時易爆發,主要危害羅非魚親魚和成魚,應重點關注海口、文昌、瓊海等羅非魚養殖池塘及水庫。
3.弧菌病害。發病對象主要為海水養殖魚類和對蝦。應重點關注陵水新村黎安、萬寧小海、臨高后水灣、海口南港區等網箱養殖區域以及文昌、儋州和瓊海等對蝦養殖密集區域。
4.蝦肝腸胞蟲病。發病對象主要為南美白對蝦,主要表現為生長緩慢或停滯、偶有白便。應重點關注文昌、瓊海、儋州等對蝦養殖密集區域。
二、防控措施
1.在分批捕撈魚類、甲殼類時,要盡量避免機械損傷,以防擦傷導致疾病發生。
2.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遇到天氣悶熱或者暴雨過后等異常氣候時,要特別注意及時巡塘;適時開增氧機,預防或減輕浮頭;對于達到商品規格的品種,及時捕撈上市,保持養殖池內合理密度,促進養殖對象生長。
3. 根據水溫、天氣以及投喂情況,在飼料中添加多維、免疫增強劑或者中草藥制劑等,增強養殖品種抗病力。
4.預防刺激隱核蟲病
(1)及時捕撈達到商品規格的魚類,降低養殖密度,保持網箱養殖內外水體交換通暢;(2)使用微生態制劑調節水質。
5.預防對蝦蝦肝腸胞蟲病
(1)利用微生態制劑和底質改良劑調節水質,避免池塘水體老化,引起該病害爆發;(2)加強巡塘管理,發現病死蝦應及時撈出并無害化處理,防止相互傳播;(3)輔助使用水溶性大蒜素預防繼發性的細菌感染,降低對蝦的死亡率。
6.預防網箱養殖魚類細菌性病害
(1)應定期對水體消毒,使用微生態制劑調節水質,保持水體環境穩定。(2)遇到高溫悶熱等異常天氣,盡量少投喂,同時添加多維、中草藥制劑等,增強魚體免疫力。(3)加強養殖后期管理,池塘或者工廠化養殖應加大糞便、殘餌收集力度;網箱養殖應該減少密度,加大水流交換量。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