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在北海市的國家珍珠及珍珠制品質檢中心擁有先進的珠層測厚儀,可以測量珠層厚度,為國家珍珠產業綜合標準化示范區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本報記者 李君光 攝
由北海市承擔創建的國家珍珠養殖綜合標準化示范區,歷時3年建設,終于交出漂亮答卷——建成標準化珍珠養殖、標準化珍珠加工、珍珠標準化銷售3個核心示范基地,1個標準化珍珠貝良種場,形成了珍珠育苗、養殖、珍珠飾品加工、特殊珍珠副產品加工、珍珠旅游文化傳播的標準化珍珠循環示范產業鏈。在近日進行的國家珍珠產業綜合標準化示范區考核驗收活動中,考核組一致同意示范區通過考核。
北海市享有中國珍珠城的美名,具有珍珠養殖、加工、銷售的傳統。然而北海的珍珠產業像全國其他地方一樣,過去較長時期沒走出“高產低值”的困境,珍珠產業鏈上游的養殖技術和下游的加工技術比較薄弱的基本面沒有改觀。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我市于2013年12月起承擔創建第八批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之一——國家珍珠養殖綜合標準化示范區。
自2013年12月以來,北海市積極落實《北海市南珠產業發展規劃
(2012-2020)》以及市政府扶持南珠產業相關法規政策,堅持“政府大力推動,市場正確引導,龍頭企業帶動,農民積極實施”的工作方針,建立健全珍珠養殖標準化體系、珍珠加工標準化體系、珍珠商貿服務標準體系、珍珠標準化監管和質量監管信息化體系,抓好珍珠產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任務。
3年來,北海市先后制定、修定了《中國海水珍珠標準樣品》國家標準物質樣品標準和《合浦南珠人工養殖技術規范》等7個廣西地方標準,并收集整理了國家、行業、地方標準等共計145項,形成珍珠標準化養殖產前、產中、產后標準綜合體。建成20畝標準化珍珠貝良種場,4000畝標準化珍珠養殖核心示范基地,500平方米標準化珍珠加工核心示范基地,2000平方米珍珠標準化銷售核心示范基地。標準化珍珠養殖核心示范基地成珠率由2013年18%提高到2016年32%,商品珠率達83%,珍珠直徑平均7.3毫米,珍珠珠層平均為0.5毫米,珍珠每萬貝可收1.5千克以上,示范區養殖戶年收入12262元,比非示范區養殖戶增收2293元。
記者了解到,除珍珠產品外,北海市還開發珍珠層粉、珍珠酒、藥品及化妝品等珍珠系列產品,建成了南珠博物館,成立了南珠文化研發展示推廣中心等。其中,南珠文化研發展示推廣中心被列為文化部2015年度絲綢之路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如今,南珠跟旅游和文化不斷融合,國家級示范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日漸明顯,初步形成了標準化珍珠循環示范產業鏈,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效應初顯。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