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養殖戶觀摩水處理。
圖為養殖戶觀察仔蝦。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2008年全球經濟風暴之后,沿海水產行業一直處于低迷狀態,尋求市場突破,打破水產養殖僵局,成為山東省萊州市金倉街道崔家村兩委與各大養殖戶亟待解決的問題。2016年金秋十月,崔家村的漁民們迎來了商業契機,廣東湛江海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萊州宜澤水產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實驗的南蝦北育獲得成功,打破了沿海水產養殖的瓶頸。
聯手南下問診水產養殖新途徑
“我是地地道道的海邊人,父輩們常年以打漁為生。改革開放后,人們開始在海邊進行水產養殖。”宜澤水產公司創始人曲樂斌說,20多歲時,曲樂斌就涉足到了水產養殖行業,涉足過貝類養殖、海參養殖、多寶魚及南美對蝦養殖等,可以說是順風順水。“萊州是盛產十大海鮮的濱海城市,沿海的水產養殖區和水產養殖戶比比皆是。”曲樂斌說,以崔家村為例,全村1300余戶,從事水產養殖、水產品加工、水產飼料等相關行業占全村60%多。然而,自2006年以來,持續幾年出現的大菱鲆、海參、扇貝等養殖市場價格滑坡的現狀,讓廣大養殖戶的心達到了冰點。如何尋求自我突破,打破固有的養殖模式,構建新的養殖體系,帶領沿海的父老鄉親重拾漁家人的精氣神,也成為曲樂斌與眾多同行前輩們思索的問題。
2016年夏天,曲樂斌與幾個水產養殖行家南下廣東,走進了海科生物,經過深入細致的了解考察和觀摩,思路大開。“山東沿海地區,特別是萊州市海域,水溫適宜,自然資源豐厚,歷來是水產養殖行業的龍頭老大,萊州灣的金倉海域更是兼具了人文地理的諸多優勢。”廣東湛江海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緒滿說,萊州素有十大海鮮之都之稱,長壽之鄉之名,更有糧倉、魚倉、幸福金倉之美譽;21公里的海岸線,天然氧吧的萬畝黑松更是讓這座濱海新城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而得天獨厚的豐富水資源,海水無污染藻類極強的繁殖力,淡鹽水豐富,且不含重金屬以及不受四季災害影響的優勢特點,有利地沖破了南方城市受臺風、航班延誤等自然災害與突發事件的制約,減少了親蝦育苗的收益風險,同時這里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對于構建以山東省為核心,輻射北京、天津和東北以及江蘇省“以一帶五”的蝦業銷售商業網,夯實了有力的基礎保障。
科研聯動突破水產養殖瓶頸
“目前,宜澤水產公司建立了萊州第一個,同時也是江北及山東省第一個地下水室內親蝦育苗場。”曲樂斌說,今年7月,開始親蝦培育和商品蝦的投苗生產,目前第一批三個車間的收獲商品蝦近5萬斤,毛收入150萬元;另對外售蝦苗2億尾,成交額在600萬元,這僅僅是宜澤水產公司的生產試驗階段,宜澤水產公司設計的商品蝦年產量是300噸,銷售南白對蝦苗50億尾,預計2017年能達到商品蝦年生產量100噸,銷售南美白對蝦苗10億尾。
“萊州主要是地下淡水和地下海水,其好處是能把病原體完全隔離開,養蝦育苗過程中,不會受到病害的影響,這個條件對于養蝦育苗來講是非常好的一個自然條件。”廣東省種苗協會會長、廣東海洋大學教授葉富良說,在北方育苗采用的是一種生態育苗方法,就是用微藻。另外,再加上益生菌來調節水質,控制有害細菌的增長。這樣,在育苗過程中不用抗菌素,養殖出的蝦體質非常好,把南方的水產養殖技術往北方推廣,讓南北差距進一步減少。“山東是水產養殖大省,全省三面環海,海岸線長,灘涂面積廣闊,海域微生物豐富。特別是沿海地下淡咸水資源豐富,污染物少,交通發達。”廣東湛江海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湛江水生生物保健品協會會長許緒滿說,與宜澤水產公司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全面進行水產行業進行種蝦親本繁育、孵化、育苗、銷售、技術服務、水產工廠化養殖、生物制藥、水產種苗餌料、水產藥品等系列合作。
“宜澤水產公司和廣東湛江海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設立水產育苗研究基地,進行南美白對蝦親蝦育苗及成蝦養殖工廠化,地下水養殖試驗。”曲樂斌說,充分利用良好的配水系統,對傳統池塘養殖的生產布局、品種結構、放養比例、操作管理等進行改造和重組,科學處理水域之間關系,達到生態高效的生產效果,使養殖品種的品質優化,獲得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開啟崔家村養殖產業轉調升級的新篇章,在渤海灣萊州沿海,形成南北親蝦養殖產業圈。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