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今年的氣候較為異常。蘇州地區6月份之前(包括6月)陰雨連綿不斷,由于較長時間連續陰雨天氣,很多圍湖養殖的河蟹塘被水淹,河蟹逃亡,對養殖戶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另外池塘養殖的水體環境也出現較大變化,池塘水渾濁、池塘水位增高,很多河蟹塘出現了水草上浮早的現象,加之7、8月份的異常高溫,蘇州地區河蟹塘種植的基本是伊樂藻(缺點:不耐高溫,而且生長旺盛,當水溫達到30℃時,基本停止生長,也容易臭水),很多沒有管理好的池塘出現伊樂藻腐爛、藍藻暴發的現象,個別養殖池塘還沒等河蟹成熟上市,就已經全軍覆沒,一年辛苦養殖白費,血本無歸。筆者預計今年的河蟹產量會下降,養殖戶也普遍反映河蟹年產量降低了。
本地區的養殖模式基本是青蝦、河蟹混養,有的在養殖塘里套養花白鰱(4月份放養鰱魚15尾/畝,規格300~350克/尾;鳙魚6尾/畝,規格750~1000克/尾),預防藍藻和浮游動物過多,減少用藥;有的套養鱖魚(鱖魚在5月中旬左右放養,畝放養量一般控制在10~15尾,放養規格選擇5厘米/尾以上,若規格偏小,其成活率低),清理塘里的小雜魚,減少飼料的浪費,節約成本。池塘大部分是平底塘,也有部分在塘底開挖環溝。大部分池塘有微孔增氧設備,保證溶氧充足,吃食好,消化好,增加產量。河蟹的放養密度一般在每畝1300~1500只;也有的為了追求養殖大規格河蟹,畝放養量在600~800只;也有的為了追求產量,增加到每畝2000多只。河蟹的飼料前期以顆粒料為主,后期以冰鮮魚為主,加些豆粕、玉米、南瓜。也有池塘在4月下旬提早投喂冰鮮魚。
另外,養殖戶比較注重池塘放養螺螄,作為河蟹的天然餌料,提高河蟹的質量。一般螺螄的放養分三次進行,總量在800~1200斤/畝。投放時應先將螺螄洗凈。
第一次放養:放苗前后,投放螺螄100~200斤/畝,量不宜太大,如果量大水質不易肥起來,容易滋生青苔、泥皮等。大部分養殖戶由于季節等條件限制,第一次放養基本省略。
第二次放養:清明前后,也就是在4-5月份之間,投放400~500斤/畝,盡量放在蟹塘中間。
第三次投放:6-7月份放養200~300斤/畝。有條件的養殖戶最好放養仔螺螄,這樣更能凈化水質,利于水草的生長。到了6-7月螺螄開始大量繁殖,仔螺螄附著于池塘的水草上,仔螺螄不但稚嫩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利用率很高,是河蟹最適口的餌料,正好適合河蟹旺長的需要。
放養螺螄前先把水肥起來,不但可以給螺螄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還避免水色變清,滋生青苔。投放螺螄前一天,需要先改善底質,活化淤泥,給螺螄創造良好的底部環境,最好投放后給池塘消一次毒,減少螺螄在池塘中所攜帶有害病菌。
今年養殖的主要問題就是天氣原因造成的水草難管理,藍藻暴發問題。俗話說“蟹大小、看水草”,有的養殖戶割草加之養護水草勤,一年下來,水草無憂,平時水質調控得好,直接把藍藻扼殺在搖籃里,河蟹規格及產量都很好。
今年蘇州地區河蟹“水癟子”病比去年少很多,應該是平時喂料投飼時添加了保肝、護肝等產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今年河蟹的價格可謂創歷史新高。受天氣的影響,河蟹最后一殼蛻殼要比去年同期推遲半個月之多,以至于河蟹成熟的時間晚,上市的時間自然也就推遲了,到了中秋時節,很多販子高價都收不到河蟹。中秋前后2兩的母蟹、3兩的公蟹價格高到85元/斤,而去年只有30元/斤左右。不過現階段,本地區小規格河蟹的價格比之前跌了10多元/斤,之前大量上市的時候,3兩公、2兩母為48元/斤左右,現在只有35元/斤左右,而且收購商不愿意收購小規格的河蟹。通過販子也了解到,今年的河蟹量一直走不動,估計一是受消費總量的影響,居民消費水平下降,有錢的把錢投入房地產市場等,高端消費減少;二是受香港大閘蟹檢測二噁英超標事件的影響,河蟹的走量一定程度下降。大規格的河蟹價格一直保持居高不下,在100多元/斤,4兩公、3兩母的收購價一直保持在120元/斤左右。
對于后期的河蟹市場,筆者預測,一是天氣漸冷,吃蟹量減少;二是銷量走不動,存貨量多,小規格的河蟹價格下跌,大規格的河蟹價格穩定。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