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蝦難養的聲音廣泛被提起,似乎已成為業內的共識,有個別地區更是被貼上十養九虧的標簽。但是有這么一大片蝦塘,那里自2000年開始養殖南美白對蝦至今,用的是國產平價蝦苗,連續成功十七年,每年都是十養九賺,那片蝦塘就在廣東省雷州市東里堵海圍墾區(下文簡稱“堵海區”)。
堵海區養殖簡介
自1986年東里堵海納潮排洪閘建成開始,這片水塘便開始水產養殖(據《廣東水利水電》記載,堵海區共有蝦塘13000畝,不過水產熱點從當地養殖戶、當地居民及前堵海區負責人處了解到,蝦塘的實際面積應該在6000-7000畝之間)。
壩外遠眺
依照原先的規劃,這里最初是養殖斑節對蝦的。開始養殖那幾年,斑節對蝦養殖十分成功,巔峰時期畝產量甚至接近1千斤。不過斑節對蝦的輝煌時代十分短暫,其后不斷虧損,養殖戶不得不把目光轉移到南美白對蝦身上。2000年,有個別養殖戶開始嘗試養殖白對蝦,大獲成功,其后,其他養殖戶也紛紛跟著轉養白對蝦。
十七年來,堵海區的養殖戶大多實現的致富,堵海區也成為了白對蝦的福地。而這里的塘租也跟著水漲船高,高達3-4千元/畝(塘租雖高,但養殖過程中管理花費較低,比如電費、藥物等費用),與同在東里鎮的白嶺、東寮1千左右/畝的塘租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堵海區成功的理由
1、統一規劃,統一管理,避免以鄰為壑。由當地政府牽頭,實現區域養殖統一管理。每年農歷二、三月,大壩管理者會征集養殖戶的意見,一致決定大壩的進水時間,統一投苗時間。據前堵海區負責人介紹:統一投苗可以有效減少病害傳染。他說,假如不統一投苗時間,一旦早投苗的某個蝦塘發病,然后這個蝦塘的帶菌水質便會排到公共水域,而后投苗的蝦塘在抽水的時候就很容易抽到這些問題水,這樣一來,養殖的問題就會多起來。除了投苗時間統一,換水、修整的時間也有統一規劃。根據每月潮汐的規律,每逢農歷的初一、十五時候,大壩就會開閘進水,有需要換水的養殖戶必須把握這段時間。到了年末,當養殖結束后,大壩將會關閘,養殖戶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曬塘、塘底消毒等,為明年養殖作準備。
閘外
壩內,兩側都是蝦塘
2、“半精養+混養”模式,國產平價蝦苗同樣可以成功。堵海區主要是以養蝦為主,通常來說,一畝塘會投放10萬尾左右蝦苗+500尾左右的沙古頭魚苗+1000尾左右的蟹苗,白蝦一年養兩造(也有個別養殖戶養殖冬棚蝦)。蝦塘如果是由政府統一規劃的都是12畝/口,有部分后期開發的蝦塘則規格不一。據當地養殖戶講述:他們所放的大多是國產平價蝦苗,而在半精養的蝦塘中放入沙古頭魚苗和蟹苗,既減少病蝦、死蝦,控制水質,增強白蝦的活力,還可以增加經濟效益,獲得額外的收入。當然,養殖戶最主要的收入還是來自養蝦。今年,單口塘利潤在二十幾萬以上的隨處可見。12畝塘賺20萬可能不足為奇,但這樣賺了十幾年就是一個奇跡。
3、順應自然,營造一個真正適合白蝦生存的生態環境。堵海區自然環境優越,生態優美,白蝦養殖過程中更多的是利用天然潮汐換水,養殖過程中很少需要使用藥物。如果大量使用藥物,只會惡性循環,導致環境進一步惡化。據當地經銷商介紹:他一年可以在這里賣上千噸的飼料,但藥物卻做不了幾萬元。
換水溝渠
在蝦難養的大環境下,堵海區連續十七年養殖成功絕非偶然,我們是否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啟示?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