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蟹銷售與往年有所不同,進入9月份,各地的河蟹銷售陸續展開,由于中秋節時間較早,為了滿足節前嘗鮮市民的需要,江蘇河蟹交易市場的商戶一般選在9月6-8日開市交易,銷售的河蟹主要以固城湖、洪澤湖和高郵湖三地的為主。由于特殊的天氣原因,2016年河蟹成熟推遲,到貨量不多,上市之初價格比上年翻倍,如2.5兩的公蟹價格為35~40元/斤、2.5兩/只的母蟹價格為80~85元/斤,而上年2.5兩的公蟹價格在17元/斤、2.5兩的母蟹在44元/斤,大規格蟹的價格更是創了歷史新高。銷量方面,2016年產量減少,河蟹交易量比往年上市初期有較大跌幅,僅有2015年上市初期交易量的30%左右,直至9月底,銷量才緩慢上漲且主要集中在中小規格上,大規格河蟹交易量減少明顯。
國慶節后,隨著河蟹的大量上市,蟹價有明顯回落。河蟹銷售具有很強的季節性,上市銷售主要集中在9-11月,大量上市時間主要集中在10月下旬,如江蘇興化到11月上旬河蟹就基本銷售完畢,但2016年由于氣候原因,時間略有推遲。到目前為止,全國河蟹主產區銷售是否已基本結束,據從事水產品經營的眾彩市場南京楊飛水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飛介紹:河蟹主產區有江蘇興化、高淳、洪澤、高郵和安徽宣城等地,河蟹最早上市的產區江蘇還沒有完全結束河蟹銷售,像蘇北的洪澤湖約有三成河蟹未上市,蘇南的長蕩湖地區、宜興、常州等地都還有少量河蟹沒有售完。另一個河蟹養殖大省湖北由于上市時間本來就晚,所以目前也還在銷售中,像武漢、洪湖等市都還沒賣完。
但是河蟹銷售后期的12月份,并沒有出現之前專家預測的那樣銷量減少、蟹價上漲的現象,而是蟹價出現了減半,對此,一位在陽澄湖地區從事河蟹銷售的蟹商認為,這一方面反映了市場需求的不旺和居民消費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香港地區的二噁英事件也不同程度地對后期河蟹的銷售市場帶來了負面影響。談到2016年河蟹養殖戶的效益情況,從經銷商的角度分析楊飛總經理認為:2016年的養蟹效益情況大致是有3成養蟹戶是賺錢的;2成養蟹戶比較平穩、介于賺錢和虧錢之間;還有約半數養蟹戶是虧錢的。談到為什么這樣看,楊總分析認為:2016年的蟹價呈現非常明顯的高開低走態勢,開市價創了歷史新高,如果把中秋節和國慶節在內的一段時間歸為前期,那么前期賣蟹的都是賺錢的,如果是國慶節后才開始大量賣蟹的,那么賺錢就變得十分困難,通常將面臨虧錢的處境。虧錢的原因大致有3個原因:一是天災,2016年的洪災使許多蟹塘受淹逃蟹,甚至是垮塘致蟹顆粒無收;二是后期高溫,也使一些蟹塘死蟹明顯,由此引起藍藻暴發全軍覆滅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三是規格小、沒產量,今年氣候條件惡劣,河蟹規格比往年偏小,導致大規格蟹比例下降,中小規格蟹預計占比6成,而往年只占3成。假設畝產600只成蟹,規格大多是一兩多的,畝產量120斤都不到,何談賺錢。再加上后期蟹價下跌,如3兩重公蟹前期110~120元/斤,后期甚至跌到25-30元/斤。因此,沒有趕在國慶節前價高時賣蟹的基本是賺不到什么錢了。當然,這里面不包括一些養殖技術好、市場銷路有保證的高手,但這樣的人少之又少。
作為經銷商,2016年河蟹生意好做嗎?楊總認為雖然蟹開市價確實比往年高但生意并不好做。由于氣候原因,河蟹減產、大規格蟹比例少,造成了2016年河蟹市場上軟規格蟹和泡水蟹亂象盛行,經銷商對此很是頭疼。楊總介紹說:因為起水的蟹再進行泡水死亡率就會大增,而軟規格蟹等于變相抬高了成蟹的價格。死亡率高加上短斤缺兩價格高,消費者不買賬,經銷商不賺錢肯定也是不會干的,最后吃虧的還是養蟹戶。楊總認為,河蟹市場到了必須整頓的時候了,如果再任由這種現象泛濫,那么將走入惡性競爭的死胡同,對今后河蟹產業的健康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在蘇北的淮安,原來的農田改養河蟹租金是800元/畝,今年虧錢的養蟹戶比例有所增加,降到600元/畝也沒人要,再還成農田也沒有人種了。類似情況在其他地方如江蘇興化、安徽宣城等也都有。江蘇作為河蟹養殖大省,應當挑起大梁、帶頭不做泡水蟹和軟規格蟹,走生態養蟹之路,以質量取勝、做品質蟹,只有這樣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從而贏得市場,促進河蟹產業的良性發展。
對于河蟹銷售來說,一頭一尾4個節,如果說中秋、國慶是開場亮相的話,那么元旦、春節則是一個完整河蟹季的收關戰。囤蟹的蟹農應該不會忘記,2015年春節蟹價十分火爆,當時是不論蟹的規格大小,只要有蟹都賺大錢;而2016年卻正好相反,大閘蟹和青菜一個價,囤蟹的蟹農有苦難言,都以虧本收關。現在元旦已過,蟹價基本保持平穩,沒有因為節日因素而走高,而對于即將到來的2017年春節行情有怎樣的期待,楊總似乎并不十分看好,他的觀點是按照目前的蟹價和存量來看,春節應該稍微有點小漲,但幅度不會太大,基本是將以平穩收關為主。
對于河蟹的價格楊總還有話要說:2016年中秋河蟹的開市價創歷史新高其實很大程度上和媒體的過度渲染有關,河蟹尚未上市大量媒體即發文預測價格,標題大多是產量減少、價格上漲等,有的還和2016年不斷上漲的房價扯上了干系,甚至預測河蟹將會幾百元一只,總之說來說去一句話,消費者是吃不起了、養蟹的要大賺了。開市價過高導致部分蟹農對高價格產生希望而不愿出蟹,結果越等越低、越低越等,最終虧錢。一個產業能夠聚焦那么多的關注當然是好事,但是有時過度夸大某一方面的影響反而是好事變壞事了,河蟹價格的高低并不單純由產量來決定,還有諸如大環境、居民消費意愿等,最終還是由市場說了算。中秋節期間河蟹尚未成熟、味道并不好,但畢竟上市量少,又有人愿意在節日嘗鮮或是送禮,因此兩者綜合起來看開市價應以適中為好,過高價格開市對后期的銷售是不利的。
2016年已經過去,河蟹3賺2平5虧,你的成績如何呢?新的一年來了,各地又已經開始清塘買苗準備新一季的河蟹養殖了。過去的一年里,經歷過連續陰雨、洪水來襲,也經歷過高溫肆虐、藍藻暴發,這一切養蟹人都挺過來了,讓我們共同期待新的一年風調雨順,養蟹豐收賺大錢。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