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料臺吃食情況
文/圖 南通海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林紹杰 沈烈書
筆者對山東各地2016年水泥池養蝦的現狀及主要痛點問題進行了分析,對2017年山東水泥池養殖蝦提出了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山東水泥池養蝦現狀
近幾年山東沿海傳統養殖品種海參、多寶魚等價格持續低迷,許多客戶尋求轉型,利用閑置水泥池養殖南美白對蝦。因其環境可控、單方水體產量較高(10-30斤)、養殖成功率高(50%)等優勢,發展較迅猛。幾大重點區域水泥池白蝦養殖現狀分析如下:
(1)萊州地區2016年養殖南美白對蝦的盈虧比例為7:1:2。萊州一般一年養殖3造蝦,硬件特點為:養殖池為魚池改造過來的小水體,規格25-60m3;采用透光棚+暗光棚;水源為地下井水,鹽度20-30度。管理特點為控藻+轉水排污。存在的問題有:養殖技術缺乏;養殖規格不合理;“公孫蝦”現象比較嚴重,長速慢。
(2)海陽地區2016年養殖南美白對蝦的盈虧比例為4:1:5。海陽一般一年養殖2造蝦,硬件特點為:養殖池為300-600m3的大規格水池;均采用透光棚;增氧方面,配備納米管150米/1.5畝,增氧功率為4-6kW/1.5畝,水源多為地下井水,鹽度15-25度。管理特點為培藻+穩水。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老養殖區水質下降,病害多;秋蝦天氣變化劇烈,缺少降溫設備,水溫高;同樣有“公孫蝦”長速慢的問題。
(3)濰坊地區2016年養殖南美白對蝦的盈虧比例為5:3:2。一般一年養殖4-6造蝦,養殖順利,有單獨的標粗車間。硬件特點為:養殖池為20-30m3小水體;采用暗光棚+蓄水池;增氧方面,配備氣頭3-5個/m2,增氧功率15W/m3;水源為地下井水,鹽度10-15度;管理特點為苗期使用活餌,養成期使用飼料+活餌+大換水。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養殖風險高投入大;對活餌依賴程度高,能耗大勞動強度高;“公孫蝦”長速慢。
(4)蓬萊地區2016年養殖南美白對蝦的盈虧比例為7:3。蓬萊一般一年養殖2造蝦,硬件特點為:養殖池為參池改造而來的、規格20-60m3的小水體;采用透光棚;增氧方面,配備納米管0.5-0.8米/m2,增氧功率10W/m3;水源為天然海水,鹽度28-35度。管理特點為控藻+稀釋式排污。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海水水源質量下降;養殖技術缺乏;“公孫蝦”長速慢。
(5)日照地區2016年養殖南美白對蝦的盈虧比例為2:8。日照地區,一般無鍋爐的養殖戶一年養殖1造蝦(5月-10月);有鍋爐的全年養殖3-5造蝦。硬件特點為:養殖池為魚池改造過來的小水體,規格25-60m3;采用透光棚;水源為地下井水,鹽度20度左右。管理特點為培藻+中間排污。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水源受到相對較嚴重的污染,如在井水(尤其浮水井)中易檢測到氨氮和弧菌;此外,熒光弧菌、腸孢蟲檢測率高;蝦普遍生長慢,大小不齊,大多數要4個月以上才能達到上市規格(30頭/斤左右)。
山東水泥池養蝦現狀可總結為
(1)整體養殖情況不如往年,感覺蝦越來越難養,但蝦價較往年同期高,養殖熱情不減;
(2)2016年上半年養殖形勢好于下半年,部分客戶放棄中造高溫期養殖,選擇年頭及年尾養殖2造,蝦價也相對較高。
(3)日照整體成功率不足3成,海陽、萊州、濰坊等下半年情況也不樂觀,連續失敗的養戶將逐步退出市場,市場增長趨勢放緩,但整體養殖水平會提升。
二、養殖痛點分析及改進方案
筆者對山東水泥池養蝦主要存在的痛點問題進行一一分析,并提出改進方案,以供參考。
1、對蝦生長慢
(1)基本表現:今年山東水泥池養蝦普遍4個月以上才能達到出蝦規格(30頭/斤左右),且大小不齊,售價低,料比1.2以上,養殖成本較高。
(2)主要原因:溶氧不足,增氧硬件配置不夠;控料嚴重;傳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壞死病毒感染嚴重;微孢子蟲——腸上皮細胞微孢子蟲(腸胞蟲)感染嚴重,據南通大學檢測數據顯示,30%以上攜帶腸胞蟲。
(3)改進關鍵點如下:苗種方面,選擇品牌一代苗,PCR檢測確保不攜帶特定病原(病毒、致病弧菌、腸孢蟲等)。對蝦若感染肝孢蟲,可以內服大蒜、聚維酮碘藥物處理,有一定效果;水源處理方面,最好使用地下深井水,另外,浮水井或外海水需經過沙濾池、蓄水池沉淀、曝氣、消毒處理(20ppm有效氯)方可使用;養殖管理方面,第一,車間徹底清洗、消毒,防病菌、腸孢蟲等殘留。具體操作為2.5%氫氧化鈉溶液(用量25g/L水)清洗池子,暴曬7天,加滿水使用200ppm漂白粉浸泡3-5天,清洗干凈晾干;甲醛+高錳酸鉀熏蒸車間;池子內壁刷黑色油漆,防縫隙內殘留病菌、寄生蟲卵,便于徹底清洗消毒。第二,配置足夠增氧設施。建議1000m3水體配備至少11-15kW鼓風機,確保全天溶氧≧5mg/L。第三,根據硬件配置,合理放苗,建議密度為400尾/m2左右。低密度養大蝦,長勢快,早出蝦,降風險。
2、弧菌病
(1)基本表現:幼苗發光,空腸空胃,掉苗排池;成蝦出現爛鰓、黑鰓、紅腿病、爛眼病、紅體病、菌血病等。
(2)主要原因:致病弧菌主要有鰻弧菌、哈維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河弧菌等。弧菌為條件致病菌,一般在以下幾種情況會出現暴發:天氣變化,如雨轉晴或晴轉雨之后,弧菌會超標;水質變化,藻類老化,倒藻,轉水等情況下更易暴發弧菌;外海水或浮水井會攜帶較多易致病的綠弧菌;消毒之后沒有及時補菌,弧菌易出現反彈。
(3)防治措施:首先,苗種方面,需嚴格檢查,確保弧菌不超標(黃弧菌<300,綠弧菌、熒光弧菌為0);不要在大蝦養殖車間同時標苗,防小苗被感染。其次,管理方面,需定期(5-7天)使用過硫酸氫鉀復合鹽(如靚水)消毒水體,3小時后補菌;天氣突變、水質變化需及時消毒補菌;定期拌喂乳酸菌、中草藥等抑菌產品。
3、腸炎偷死
(1)主要表現:高溫季節常發生,對蝦糞便不成形,料臺臟,蝦瘦、肝紅腫大或萎縮、不長、脫殼不遂。
(2)主要原因:弧菌等有害菌引起;飼料原料差、霉變;過度控料,蝦攝食不良藻類、死藻、糞便,引起肝臟問題;水質變化,藻類過肥老化、倒藻、不良藻類引起;加料過快,蝦肝臟負荷大,肝臟病變。
(3)防治方法:減料或停料;使用靚水(主要成分:過硫酸氫鉀復合鹽)1克每方水體消毒;蝦多寶發酵飼料代替飼料投喂2-3餐(平時投料量一半);平時投喂蝦肝寶功能料保肝護腸,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能有效預防腸炎偷死。
4、蝦體發藍
對蝦工廠化養殖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即蝦體發藍,俗稱“藍精靈”,賣相不好,容易遭受蝦販子壓價,甚至拒收,比體色好的蝦至少便宜3-5元/斤。
(1)主要原因:蝦體缺乏蝦青素。蝦青素是一種抗氧化劑,蝦體自身難以合成,需從食物中獲得,但在工廠化高密度養殖條件下,水體藻類、浮游動物相對缺乏,普通飼料由于成本控制及生產工藝因素影響,蝦青素添加量難以達到要求。
(2)解決措施:后期投喂大鹵蟲,效果較好,但缺點是成本高、水質容易被污染,尤其是弧菌感染嚴重;再者,可投喂添加高配比蝦青素、高動物蛋白的功能料,有效改善體色,有助于催肥壓秤,賣相好。
水泥池養蝦發病迫收
三、2017年山東水泥池養蝦的建議
1、做好養殖規劃
做好養殖規劃需關注蝦價、疾病。第1造:1-5月;第2造;4-7月;第3造:9月中下旬-12月。7、8月高溫季節,蝦易發病、蝦價低,車間適宜休整,徹底清洗,充分暴曬。
2、技術管理關鍵點
(1)硬件升級:重點增溶氧。建議1000m3水體配備至少11-15kW鼓風機,確保全天溶氧≧5mg/L。
(2)前期準備充分:將車間徹底清洗消毒(氫氧化鈉清洗+漂白粉浸泡),注意處理水源,防病原;進行苗種檢測,保證蝦苗不攜帶特定病原;養殖不同階段合理投餌,保證營養需求。首先在苗期(0-20天),投喂高動物蛋白的蝦片、豐年蟲、蝦苗料,按10%-20%加料比例;其次,在轉肝期(21-60天),控制對蝦在50分鐘攝食完畢;建議使用功能料投喂;管理關鍵是保肝強體質;最后,在養殖后期(61天-出蝦):投喂時間控制1小時內吃完,管理關鍵是催肥,上色,早出蝦,高溫期可以使用顆粒料,低溫期可使用工廠化專用顆粒料。
充足的增氧配置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