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世界珍珠網消息:
1. 世界海水珍珠基本現狀
世界海水珍珠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和法屬波利尼西亞,其次是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泰國及南美一些國家也有少量生產。我國海水珍珠年產值僅次于日本。占世界海水珍珠30%以上, 產量上堪稱海水珍珠的大國。
2. 我國海水珍珠的基本狀況
海水珍珠主要分布廣東、廣西、海南三省的北部灣地區海面,可養殖面積約50萬畝,現養殖面積12萬多畝,從業人員達10萬之多,年產珍珠約27.5噸。
我國海水珍珠適養水面遼闊,部分珠農還擴展到較深海域進行吊養。主要養殖區內,養殖農戶集中,養殖經驗豐富。但是,珠農防風險能力較差,市場開拓能力較低,虧損較為普遍,發展前景令人擔憂。
3. 我國海水珍珠與淡水珍珠之比較
我國珍珠產業發展迅猛,總體上產量大、價格較低,品種規格齊全、顏色豐富,產品深加工能力較弱、附加值較低。我國海水有核珍珠與淡水無核珍珠養殖均始于20世紀60年代初,經過快速發展后的今天,卻有著較大的區別。
4. 我國珍珠產業鏈的淺析
我國珍珠產業鏈條相對完整,但上游鏈條較粗,越往下游鏈條越細,而終端產品的市場開拓是拉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我國珍珠產業價值鏈條相對較細,整個價值鏈價值增值較小,增值最大的銷售環節,恰恰是中國珍珠產業鏈中最薄弱的環節。故此,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考慮產業近期和長遠利益,統籌平衡產業上游、中游與下游企業間的利益,統籌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實現產業鏈各個環節價值的增值,應是珍珠產業做大做強的總體思路。
5. 我國海水珍珠產業發展的思考
(1)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目前,我國珍珠產業主要沿用“薄利多銷”的傳統經營理念,價格比拼、擴大交易量仍然為產業主要的競爭手段。珠寶經濟作為文化經濟,不斷提高科技含量,豐富文化內涵,提高核心競爭力將成為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的關鍵。
目前,我國主要用海水珍珠養殖的馬氏貝種苗退化嚴重,白碟貝、黑碟貝、企鵝貝等優質海水珠貝尚難進行規模化養殖,母貝種源優化、改良以及異型珠等新品種研發,是保障產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我國海水珍珠深加工能力不足、水平不高,高附加值產品較少,是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轉變初級產品價格惡性競爭為深加工產品的品牌競爭,是規范行業發展、促進產業鏈升級的重要途徑。珍珠醫藥制品、珍珠保健用品、珍珠營養食品。珍珠美容化妝品等研發與市場開拓,是壯大行業發展,加速產業鏈擴大重要途徑。
(2)發揮政府管理職能
珍珠養殖的海洋、湖泊及水塘是國家資源,農民利用這些自然水體開展珍珠養殖就像利用土地種植作物一樣,應力求和理,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規定,養殖者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再獲取養殖許可后再從事養殖生產,以利于養殖發展,促進水體環境保護降低養殖風險。我國政府歷來重視珍珠產業的發展,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做過重要指示,但目前政府科技投入仍然是項目較少,資金較少,作為一個傳統的民族產業,對于關乎行業發展的關鍵性技術問題,國家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大支持力度。
(3)發揮 行業協會協調作用
我國增值企業多為 個體經營企業和民營企業以不規模生產 分散化經營為主要特點,短期行為惡性競爭等較為嚴重,以次充好,需假打折,壓價銷售等現象時有發生。行業協會作為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和行業自律的組織者,再推動行業健康、歧視發展中的作用顯而易見。法國波利尼西亞、日本等珍珠大國的行業組織,有效地對珍珠行業進行監督、約束和宏觀控制其經驗值得借鑒。相信,本著政府職能的轉變和成熟,市場體系的建設行業協會的作用越來越大 。
(4)提升中國珍珠的整體形象
廉價是中國珍珠競爭的優勢,但絕不是中國珍珠的特點,火車奔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中國珍珠形象的提高,必須著眼于珍珠終端產品的形象提升,著手于珍珠飾品設計,鑲嵌工藝和珍珠優化、珍珠養殖等各個環節的提高。像瑞士手表、法國香水、比利時的鉆石一樣,用精品打造出一批優秀的品牌,用文化塑造出珍珠的形象。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