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鰭鯛,又名黃鰭棘鯛、黃墻、黃腳立、赤翅、蠟魚等,營養豐富,適合海水和咸淡水養殖,是我國南方沿海的一種重要經濟魚類。
廣東廉江龍營圍主要以“南美白對蝦+金鯧魚+黃鰭鯛”混養為主,比較集中在每年3月底4月初放苗,先放蝦苗,然后再放金鯧魚苗和黃鰭鯛魚苗等。截止8月1日前,龍營圍早造白蝦所剩無幾,規格約為40條/斤,主要以中造白蝦為主,規格不等且較小;塘養金鯧魚生長周期短,大多已在6、7月份出魚,存塘量已經很少;而黃鰭鯛普遍長至2兩左右/尾,塘頭價約10-11元/斤,但養殖戶出魚的意愿并不強,大多選擇繼續養殖。所以整個龍營圍的黃鰭鯛,存塘量估計有600多萬尾。
8月1日晚上,龍營圍處于今天第10號臺風“海棠”的外圍,在下沉氣流的影響下,天氣十分悶熱。可能天氣影響,混養塘水質出現變化,塘里的黃鰭鯛突然大規模缺氧并相繼死亡。一夜之間,水面漂滿了死亡的黃鰭鯛,龍營圍估計損失大約三分之二的黃鰭鯛,80多萬斤!有的養殖戶因此而損失了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一整年的起早貪黑辛勤勞作瞬間化為烏有,讓人難以接受。塘中混養的對蝦和其它水產品影響相對較小。而粵西其它周邊地區,近期暫時沒有收到因缺氧魚蝦大面積死亡的消息。
池塘水面
但是這并不是龍營圍今年第一次因缺氧的大規模死魚。回顧今年6月6日前后,當時土塘養殖的金鯧魚才剛剛開始上市,同樣是因為缺氧而被大量搶收,規格也是只有2兩左右/尾。連續兩次的事故,養殖戶苦不堪言。
在市場行情低迷之下,如果養殖成活率也不高,這樣對養殖戶的傷害實在太大。近年來,混養模式越來越受青睞,但缺氧現象一直是養殖戶的一大心病。至于要如何克服這個問題,改善混養模式,還值得探討。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