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科魚類的養殖技術水平是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水產養殖水平的重要標志。”8月29日,在由湖南省漁業協會、湖南省水產學會主辦的“2017年湖南冷水魚健康養殖技術研討會”上,來自國內外的專家、企業代表、養殖戶共同探討冷水養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總結發展經驗,一致表示,我國開展冷水性魚類養殖的發展空間巨大,參與國際競爭仍將面對重大的機遇和挑戰。
據水產學會鮭魚專業委員會統計資料估算,我國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目前可利用的冷水資源超過5000立方米/S,冷水性魚類養殖的潛力超50萬噸。然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冷水性魚類養殖年產量約11萬噸,可利用資源空間仍然很大。
“我國鮭科魚類養殖前景廣闊,但發展卻十分緩慢。”會上,中國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所徐革鋒指出,我國引進鮭科魚類養殖發展緩慢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適宜進行鮭科魚類養殖的冷水資源大多位于交通不發達,經濟落后的山區,當地人民群眾消費水平低,鮭科魚類售價較高,商品魚養成后在當地的銷售市場很小;其次是加工運輸技術不完善,鮭科魚類養成商品魚后,大部分是在當地以鮮活魚的方式銷售,市場無法擴大;再就是我國鮭科魚類的主要養殖品種是虹鱒,它是鮭科魚類中經濟附加值不高的品種,很難進入賓館、酒店等高檔消費場所。
冷水魚養殖是一個資源依托性很強的行業,產業發展過程中,往往存在不夠規范、缺乏資金,資源分布偏僻帶來運輸問題。對此,通威拜歐瑪 (無錫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Kenneth Dirst在會議中指出,冷水魚養殖選址、設計、水源等是關鍵點,中國冷水魚養殖區的設計一般都是養殖池比較多,通道設計比較窄,養殖密度相對低,而在丹麥,漁戶一般會將通道設計的比較寬敞,方便操作,養殖密度高,養殖池數量少。事實上,只要設計合理,管理適宜,營養搭配均衡,高密度的養殖是沒有問題的。
據介紹,BioMar公司的冷水魚系列配合飼料,無論從飼料餌料系數、魚體健康程度、商品魚品質風味、養殖綜合成本、耐長途運輸等方面的效果反饋良好。尤為重要的是,該產品對氮磷排放方面的研究積累和配方設計,對水質污染排放影響很低。
位于湖南省東南部的郴州市,地處南嶺山脈與羅霄山脈交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帶,冷水資源豐富,冷水養殖自2000年引進鮭鱒魚養殖起步以來發展迅速,在“一條河、兩大湖、三條魚”的發展戰略實施下,逐漸形成了規模化的產業。郴州市畜牧獸醫水產局水產科科長周愛國提出,到2016年底,郴州市養殖面積達13.6萬平方米,年產冷水魚近5000噸,成為了全省最大的冷水魚養殖基地,未來前景廣闊。
當前國內的冷水魚養殖,除了市場行情變化,飼料技術不成熟等因素外,還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冷水魚的養殖地區,受到環境保護的制約越來越嚴厲,如西部地區的水庫、湖泊養殖,對飼料投喂二次污染環保要求愈來愈高,未取得環保證不得開展養殖;日趨高企的養殖成本,以及政府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視等等,都對從業者來說都是考驗。對此,通威拜歐瑪(無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營銷總監麻祖云表示,這也將從另一個角度迫使養殖群體向集約化的方向發展,上規模、高效率、講環保、重安全、求品質、創品牌、可追溯的養殖企業必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和市場贏家。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