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雨過天晴,秋高氣爽。陽光灑在美麗的北煞湖上,魚帆點點,稻花飄香,農民朋友在田野里忙碌著,好一副多姿多彩的豐收圖。
在湖北省陽新縣浮屠鎮北煞湖“北富生態種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富國與北煞湖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周現文簽訂了流轉1000畝土地的“協議書”。
周現文簽完《協議書》高興地說:“恭喜劉總,你的基地又擴大了,這幾年你是喜事不斷啊!”
是的,劉富國過去的五年,取得了輝煌的業績。由一名“打工仔”返鄉創業,發展稻蝦養殖業,華麗轉身成為“北富公司”的總經理。他在協議儀式上說:“五年五大步,每前進一步,都托黨的福,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各級黨組織和干部群眾的關心支持。”
劉富國是陽新縣興國鎮蓮花池社區居民,過去家里窮得叮咚響,20歲就外出打工,在沿海城市闖蕩了十幾年。
2012年12月,劉富國從浙江溫州回家過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加社區舉辦的“十八大精神報告會”,聽了“百姓宣講團”宣講“十八大”精神,聽到黨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和加大精準扶貧時,感到這是自己回家創業的大好時機。
經過幾天的思考,劉富國決定辭去溫州一家公司的工作,回鄉創辦水產養殖場,發揮家鄉水產資源優勢,發展水產養殖,盡快脫貧,帶動鄉親們致富奔小康。
2013年春,劉富國到湖北省潛江市一家龍蝦養殖企業,學習龍蝦養殖技術。下半年,他又到華中農業大學參加“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學習3個月,結識了不少專家教授,使他大開眼界,掌握了養殖龍蝦的基本知識。
這一年,是劉富國邁開的第一步,也是他的“學習培訓年”。
第二步是創辦“稻蝦養殖基地”。
2014年春,劉富國選擇浮屠鎮北煞湖為基地,推廣水稻龍蝦連作模式。成立公司、流轉土地、建設廠房,一切都很順利。當年稻蝦養殖面積達到1000畝。其中自己養殖700畝,帶動農戶養殖300畝。
第三步是成立“陽新啟明星農業專業合作社”。
為了把稻蝦養殖產業做大做強,劉富國于2015年4月成立了專業合作社,與郭兵、余浩等5位青年農民一起,吸收浮屠鎮北煞湖村、下屋村等地農民26人為社員。合作社實行“統一購買種苗、統一經營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銷售”的模式。
專業合作社成為陽新縣龍蝦發展的“航空母艦”,為全縣大面積養殖夯實了基礎,構建了平臺。
2016年6月份,劉富國在成立合作社的基礎上,乘勢而上,爭取縣科協、水產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成立了“陽新縣龍蝦協會”,他擔任會長。這是劉富國邁開的第四步。
由于成立了協會,劉富國有了更大的平臺。他在縣科協的支持下,開展技術培訓,現場練兵,很快培訓了120名養殖龍蝦的技術骨干。這批骨干,到本縣三溪、王英、龍港等鄉鎮養殖龍蝦,推廣“稻蝦連作”模式,今年,全縣養殖面積達到2萬畝。
劉富國的北富公司去年產值達300多萬元,劉富國成為全縣致富大戶,還于本年7月光榮入黨,年底被評為“陽新好人”。
劉富國邁開的第五大步就是精準扶貧。今年,他響應縣委、縣政府“民營企業幫扶貧困戶”的號召,與北煞湖村10戶貧困戶簽訂了“幫扶合同”,開展產業扶貧,確保他們今年如期脫貧。
劉富國將有勞動能力的8名貧困戶,安排到公司就業,做一些除草、管水、打藥、搬運等雜活,每人每月2500元,對2戶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行生活“包保”。北煞湖村華垅組貧困戶周平國全家4口人,妻子患病,孩子讀書,劉富國將他安排到基地務工,每月2500元,今年告別貧困。
目前,在劉富國“北富養殖公司”就業的固定工有10人,農忙時節有30人打工,帶活了北煞湖周邊的貧困戶就業增收。
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作為一名新黨員,劉富國展望未來,信心百倍。他在公司職工大會上說:“我要永遠跟黨走,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奔小康!”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