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小龍蝦已經成為荊楚大地一張新名片
楚天金報訊 記者戴輝 魏寧菲 今年夏天,湖北的小龍蝦在全國火了一把,幾條傳播熱度高的新聞都和湖北小龍蝦有關:外地客商在漢宜高速公路攔蝦搶蝦、外地人打飛的來武漢吃小龍蝦、周末坐動車到潛江撮蝦子……
作為湖北水產品的杰出代表,小龍蝦征服了全中國食客的胃,也讓“去潛江吃蝦子”成為湖北吃貨的周末休閑新選擇,有的蝦店玩起了“雙拼”蝦、高端“蝦塔”。
市場:武漢成全國最大交易集散地
記者昨日在白沙洲水產市場看到,雖然進入蝦季尾聲,但小龍蝦銷售仍然火爆。買家、賣家圍作一團,三三兩兩討論著價格,談攏了上秤過磅,隨后裝車,熱鬧非凡!敖衲旰毙↓埼r銷售最為火爆,七八月份時,山東、遼寧大連甚至遠至新疆的商戶都來搶小龍蝦,有的為了趕時間就空運小龍蝦,一天幾千斤空運到北方!卑咨持薮笫袌鏊a部經理蔡偉說,進入夏季后全國的餐飲商家都在找“新爆品”,自帶網紅屬性的小龍蝦火爆全國,今年市場內售賣小龍蝦的商行從去年的30多家增加到40多家,多了十幾家。
記者了解到,武漢白沙洲大市場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小龍蝦交易集散地,每天交易小龍蝦200多噸,從南方的廣州到北方的漠河,從東邊的上海到西邊的新疆,小龍蝦從這里爬向全國。“去年是蝦等人,今年是人等蝦!彼a老板楊國森對記者說,現在小龍蝦交易太火爆了,去年夏天他一天銷2000斤,現在一天要銷一萬斤,武漢江夏、新洲、黃陂等地的小龍蝦產量增長很快。楊國森的蝦主要銷往廣州,且是精選個頭大的小龍蝦。夏天最高峰,一兩以上的小龍蝦批發價50元一斤,比去年同期上漲10元。
養殖:農戶“稻田養蝦”年入百余萬
小龍蝦火爆也讓養蝦農民賺了錢。“養蝦時,農田變成湖;種稻時,又變為水田。蝦子、水稻一年收入上百萬!弊蛉,江夏區稻田養蝦大戶劉漢波用一句話總結了稻田養蝦的秘訣。
今年46歲的劉漢波是江夏法泗蓮花湖農民。2007年,他流轉了105畝低湖田,開始探索養殖小龍蝦。剛開始,劉漢波嘗試一塊田種水稻、一塊田養小龍蝦,隔年再將兩塊田用途互換。這種“蝦稻輪作”模式,讓他一年可以賺10多萬元。但兩塊田每年都要空置半年,他覺得很浪費。
養了兩年蝦子后,愛動腦筋的劉漢波嘗試一塊水田先養小龍蝦、再種水稻的“稻田養蝦”模式。當年6月排水、挖渠、放種蝦、種水稻,10月割水稻、放水、蝦苗出生,第二年2月喂食、生長,3月開始捕撈上市。
劉漢波說,農產品想要賣個好價錢,錯開上市是訣竅。隨著小龍蝦供不應求,價格年年上漲,“3年前,一兩大小的早蝦每斤30多元,今年每斤50多元。小龍蝦剛到批發市場就被搶購一空”。
劉漢波告訴記者,這兩年小龍蝦行情好,他流轉的260畝水田,種植水稻保底收入30萬元,養小龍蝦增收100多萬元。23歲的兒子在武昌上班,今年請了兩個月假回來幫忙。
劉漢波告訴記者,經過這兩年的積累,他先后買了兩套房子、一套商鋪,過上了開著小汽車種田的生活。
據了解,截至2017年5月底,武漢市“稻田綜合種養”模式推廣的總面積已超過10萬畝。該模式中,水稻產量每畝1000斤-1200斤,產值1000元-1200元,小龍蝦每畝平均產量可達到200斤以上,產值3000元-3500元,兩項合計產值每畝4000元-4500元。
口味:醉蝦泡蝦冰鎮蝦讓食客叫奇
今年,打飛的來武漢吃小龍蝦,也成為一些外地人夏季出游的絕佳選擇。而他們看中的,是不斷創新的小龍蝦菜品。“在一家店能吃到湖北、江蘇兩大流派小龍蝦,尤其是吃到一款用9種酒泡制的江蘇小龍蝦,那個味道絕了!痹谖挥诔G嘁宦返奈r王殿吃到新口味小龍蝦,吃貨錢先生贊不絕口。
錢先生幾乎吃遍了武漢大大小小的蝦館,只要有新口味都少不了去嘗試一下,在他看來今年小龍蝦開始“玩味”。
蝦王殿行政總廚喻雄飛拿出一道鎮店之寶,由經典江蘇二十六香小龍蝦、波士頓龍蝦以及漢味蒸蝦等組成的五層蝦塔,造型新穎別致,儼然是本地小龍蝦與外地龍蝦的對話。
而傳統的武漢蝦店也在推陳出新。“消費者需要更豐富的出品形式和更新奇的口味!比f松園路蝦皇店負責人楊智鈞告訴記者,今年新研發的泡蝦、冰火蝦都是針對年輕消費群體的新口味,泡蝦是用煮好的小龍蝦加入特調的調味汁泡2個小時來入味,為了確保獨特的風味,僅醋就使用了5種不同種類,吃的時候能嘗到豐富的層次感。用野山椒腌制后冰凍的冰火蝦,則以獨特的口感征服不少勇于嘗鮮的消費者。不過,楊智鈞直言油燜、蒜蓉、清蒸等招牌口味銷量一直在前幾位。
武漢餐飲協會副會長李望林告訴記者,武漢小龍蝦特色店、品牌店眾多,但一窩蜂跟風上的情況也比比皆是,作為餐飲企業要把握好品質,提供好味道、接地氣的產品。
產業:更多湖北小龍蝦“蹦”出國門
近日,農業部發布的《2017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小龍蝦生產國,市場規模超過千億元。小龍蝦產業是典型的以餐飲服務等第三產業發展為主要驅動力的產業。全國小龍蝦專營店總量達17670家,是肯德基中國門店數量的三倍。
報告指出,湖北小龍蝦養殖規模、種苗繁育、電商銷售等居全國第一。小龍蝦主要產于長江中下游地區,湖北、安徽、江蘇、湖南、江西等5個主產省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5%左右。湖北省養殖規模最大,2016年養殖面積487萬畝、產量48.9萬噸,占全國近六成。
據介紹,小龍蝦市場交易活絡帶動了流通發展,包括航空和陸運的冷藏儲存及運輸、專業批發市場,甚至“互聯網+小龍蝦”的經營模式。還有被小龍蝦帶起的小龍蝦生態旅游、文化節慶等,繼續在催生更大的產業鏈。“如果能抓住機遇,就能將小龍蝦打造成新的名片。”湖北大學旅游發展研究院院長馬勇認為,首先餐飲本身就可以塑造成一個地方的品牌,比如粵菜、魯菜,而武漢市嚴格來說還沒形成一個知名餐飲流派,而在小龍蝦這類特色餐飲上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其次,特有資源可以有效聚集旅游資源,現如今武漢的交通聚集性更強,借助便利的交通帶動整個武漢賞花經濟的形成和旅游的發展,而小龍蝦除了餐飲熱之外更能像當年的賞花游一樣,撬動更大的發展。而餐飲本身就具有自己的文化,還能帶動其他的消費,例如酒吧文化、茶文化,對于消費方式的提升,旅游的拉動更強,貢獻更高。
武漢小龍蝦協會會長陳忠生透露,隨著漢產小龍蝦在全國聲名鵲起,明年6月將舉辦武漢國際小龍蝦節,提高漢產小龍蝦知名度。
記者昨日在位于江夏的武漢晟隆騰瑞冷鏈物流園看到,成噸包裝好的小龍蝦正在裝車,準備運往碼頭出口。該公司董事長何鑫介紹,今年湖北小龍蝦出口預計增長15%左右,品種也增加到10多個。2016年,湖北潛江小龍蝦系列產品“游”向海外,出口歐美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創匯1.5億美元,位居中國第一。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