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公蟹上市的季節。“每天黃昏,是螃蟹進食和活動的高峰期。這個時節,一到四五點,塘邊就爬滿了螃蟹,來都來不及撿。”江蘇德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成德春興奮地對記者說。
如今,成德春這里的螃蟹賣出了“天價”:3兩的母蟹88元一只,4兩的母蟹280元一只,4兩5的要價達到了350元,比同類價格高出了兩三倍。不過,開出這樣的價格,成德春底氣十足,“人家畝產最多250斤,我這里最少都有350斤,有的甚至超過了400斤,不僅密度高,而且個頭特別大。”
去年死了兩萬多只螃蟹,今年一鼓作氣養殖出了“蟹王”
成德春飼養的螃蟹成了新北孟河鎮銀河村的“蟹王”。只不過,今年的豐收可是用去年大面積的損失換回來的。“去年是第一年養殖,因為不懂技術,死掉兩萬多只。”
成德春發起了“橫勁”。他每天6點到塘上,過了凌晨12點才回家,為的就是觀察螃蟹在各個時段的狀態,“什么時候進食、什么時候脫殼、什么時候活動,我就是要摸透它們的習性。”后來,他發現塘水的PH值偏高,特地找來了專家進行技術指導。
從種糧到水產養殖,每畝地的收益翻了10倍
從銀河村委走開去,大約1500步就到了長江邊。原先銀河村世代以種植水稻、麥子等糧食作物為生,自從2013年進行水產養殖,僅兩年時間,就流轉了近3500畝土地。不僅以前雜草叢生、整治不清的廢河塘全部變成了干凈的養殖水面,每畝地的收益更是翻了10倍。2016年,村里組建了銀河江邊水產養殖合作社,開始以“常江鮮”的品牌自產自銷。
提起這些,孟河鎮銀河村黨支部副書記姚臘明充滿著自豪。今年10月,銀河村被省螃蟹協會授予“中國江蘇銀河江蟹第一村”稱號。“我們的螃蟹直接飲用長江水,跟大家熟悉的湖蟹相比,這里的螃蟹腥味濃、肉質鮮中帶甜、蟹黃飽滿膏肥鮮,煮熟之后殼偏黃,連腳上的毛也是黃的。”
銀河江蟹美食文化旅游節開幕,想嘗江蟹的趕緊來
銀河村的養殖戶雖多,卻不是人人都能稱得起“中國江蘇銀河江蟹第一村”的名號。前一陣,村里對30多戶養殖戶的螃蟹進行抽樣,然后打亂,分給養殖戶們品嘗,由他們自己來挑選出最優質的品種。“除了口味、顏色要達到鑒定標準以外,塘里的水質也要進行檢測。”
最終,只有4戶能以“常江鮮”的品牌來進行銷售。“這些量要供應市場肯定不夠,但我們有多少賣多少,就是要對得起‘第一村’這塊牌子。”姚臘明說。據悉,只要微信搜索公眾號“常江鮮”便可咨詢訂購。
今天,為期一個月時間的2017首屆中國江蘇銀河江蟹美食文化旅游節將在銀河村開幕,所有的蟹農將拿出自家的螃蟹到場進行“比拼”。市民朋友們不僅可以挑選到最中意的螃蟹,還能到農莊里看看這個景色宜人、綠化優美的小村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