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聲記者高嵩 通訊員董楠報道)“海番薯”是一種廣泛分布在東南沿海海域的海洋生物,因其外形肥短,清洗后通體粉紅,形似番薯而得名。然而,這種價格低廉、并不為沿海漁民喜食的海產品,卻被不法分子改頭換面,搖身一變成為“遠銷海外”的高檔海產品“凍海參”。11月16日,寧波海關對外通報,他們聯合國稅、公安部門查獲一起利用“海番薯”騙取出口退稅案件,涉嫌騙取退稅2200多萬元。
寧波海關通過風險監控發現,在寧波口岸申報出口的一種稱為“凍海參”的商品存在明顯的高報出口價格、騙取出口退稅的嫌疑。經海關緝私警察調查,這些所謂的“凍海參”,實際為東南沿海常見的“海番薯”,收購價僅為每公斤6元人民幣。但在經過簡單的清洗、去皮、蒸煮、冷凍等工序后,就變身為不法分子口中的“高檔海產品”,出口價格也扶搖直上,每公斤高達40美元,約合人民幣265元。
很快,寧波海關、寧波市國稅局、寧波市公安局成立聯合專案組開展案件偵辦。經查明,為騙取出口退稅,犯罪嫌疑人將廉價的“海番薯”偽裝成高檔“凍海參”,肆意高報出口價格。近日,經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寧波某公司構成騙取出口退稅罪,判處罰金2300萬元,主犯楊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并處罰金200萬元。
今年以來,寧波海關開展“國門利劍2017”聯合專項行動,連續查獲多起騙取出口退稅案件,有效維護了轄區進出口貿易秩序。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