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是重要的世界性養殖經濟魚類,目前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養殖,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進出口貿易,我國是羅非魚養殖和出口大國。但是,近幾年來,羅非魚外銷困難、內銷不暢,羅非魚的發展進入瓶頸期。
“如何讓羅非魚像小龍蝦一樣讓消費者喜愛?”11月23日,“第十四屆國際羅非魚產業發展論壇”在美麗的海口舉行,來自全球的重要羅非魚行業、零售、餐飲等眾多專家為這條魚支招。
自2003年起,羅非魚產業發展論壇成功舉辦了13屆,羅非魚產量從不足100萬噸增長到180余萬噸,產品遠銷全球20余個國家和地區。但近幾年產業發展確實遇到了問題,羅非魚出口自2015年起出現下滑,價格持續低位運行,產業鏈各個環節利潤被不斷壓減。
羅非魚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向全世界重點推薦的經濟魚類之一,營養豐富、且無肌間刺,非常適合高節奏生活消費,但這樣的一條好魚目前尚沒有被國內消費者所熟知,仍是以出口為主,近年來,羅非魚出口形勢不好,一些企業已經開始重視內銷市場開拓,通過餐飲、零售、電商等渠道逐步推廣羅非魚產品。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認為,小龍蝦因麻辣小龍蝦暴漲、草魚因水煮魚而受熱捧,這樣一種以餐飲帶動產業的市場模式完全可以在羅非魚身上復制。
隨著中國整體實力的不斷增強,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具潛力的水產品消費市場。全球水產品生產廠商都在盯著中國這個大市場。“這時候,中國水產品更應該利用好這樣一個好時機。”崔和說。
海南本地的一家大型餐飲機構的負責人表示,以前水產大都做基礎原料,深度加工技術還較為薄弱。對于如何包裝和加工、如何開發美食,需要專業人士進行開發。“用品質助推消費升級迫在眉睫。”
主辦方透露,這次會議將讓更多人了解羅非魚、推動羅非魚消費,逐步建立穩定的內銷市場和內銷渠道;同時針對產業發展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討,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提升發展質量,幫助產業真正實現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的共贏。
行業大咖共同思考羅非魚命運,為羅非魚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崔和(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穩定的內銷市場是羅非魚產業唯一的出路。而中國是羅非魚重要生產大國,產量達到180萬噸。但是連續三年來,羅非魚在國際市場受阻。而這個龐大的產業一直以出口依賴型為主,最具潛力的國內市場卻一直未曾打開。而國際市場一直將中國的市場當成最具開發潛力的水產市場。因此,羅非魚供給側改革迫在眉睫,這次大會立足消費升級和產業轉型,國內零售、餐飲以及羅非魚產業人士共聚一堂,讓行業人士更為了解羅非魚產業,促進羅非魚國內市場的擴展。
Flavio Corsin( 荷蘭IDH基金會水產養殖項目總監):世界越來越需要水產品。伴隨中產階級的崛起,水產需求量逐年增長。但是水產想獲得可持續的增長,認證是重要的解決方式。但認證解決不了疾病的挑戰。在很多國家,疾病依舊是阻礙水產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企業整合是關鍵。在該國政府2020年的規劃里,不少都是通過整合來共同促進可持續發展。而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與一線養殖農民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也是很重要的,盡力幫助農民,與他們建立一種良好的關系來促進協作。
凱文·菲茨西蒙斯(水產博士)專題報告:中國羅非魚在美國的銷售在2013年有所下降,價格走勢也與此一致。國際市場羅非魚行情低迷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網站上有許多煽動性的謠言。應對方法除了傳播準確的信息,另外還要獲得更高級、更多的認證,并繼續改進育種計劃、繼續調整產品包裝和市場營銷,開發針對單身青年、已婚主婦等個性化產品,深入進行產品研發。
畢敬樺(全國水產聯盟GAA亞洲業務拓展總監):美國消費者對于中國羅非魚的認知情況很負面。很多資訊里面所用的數據來源,很多都是五年、十年前的數據。因此,應當針對性地挑選觀眾如廚師、營養師、美容師、美食博主,利用新聞媒體、博客文章、菜譜、視頻、專家采訪、大學研究項目等輸出準確、基于科學事實的內容,并優化搜索引擎,在社交媒體上持續傳播、在實體店進行推廣等方式來應對;國內市場則要求建立平臺和進行創新。當前,GAA已經與京東生鮮、易果集團、順豐優選、盒馬生鮮等新零售代表合作,持續增進傳統英超和餐飲渠道在水產食品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合作。“我們要講好羅非魚的故事,GAA連口號都想好了,四個‘healthy’——健康的人類、健康的星球、健康的社區、健康的動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