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自長海縣獲悉,今年以來,長海縣以建設國際化現代先導區為目標,大力實施漁業生產提升工程,鼓勵企業和個體戶有針對性的進行優質苗種的引進與培育,加快推進養殖生產良種化和優良品種覆蓋率,海水增養殖業的綜合生產效益得到了顯著提升。預計全年漁業產值實現118.42億元,較去年增長5.8%。
今年以來,長海縣加快新品種的引進試驗步伐,實現養殖品種的更新換代。大連壹網漁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引進金牡蠣進行苗種培育,投產3000水體,培育金牡蠣苗種2億枚,同時擴大了海葡萄的養殖規模;振祿公司良種繁育孵化基地建成使用,風向標扇貝與蝦夷扇貝雜交育種獲得成功;東鹿島公司引進的虹鱒魚和天正集團引進的中華鱘、鱸魚進入馴化試養階段;五虎石海珍品有限公司投入2000水體進行紫菜苗種培育,培育紫菜苗種18000簾,養殖面積達到3000畝。共投入海珍品苗種100億枚,改造海域面積6.8萬畝。首次實施增殖放流工作,在大長山和廣鹿島海域放流褐牙鲆魚苗共100萬尾,投入苗種資金100萬元,產生了良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探索蝦夷扇貝健康養殖模式,益得公司建立了20萬畝蝦夷扇貝底播增殖技術規范實驗區,二期工程完成底播面積5萬畝,投放苗種3.1億枚,長勢良好。大力發展苗種生產,全縣貝類生產投入水體7000立方水體,培育貝類苗種70億枚。以大連北方海洋生態苗業有限公司“刺參育苗與底播增殖”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為引領,推廣海參生態育苗10000箱,培育稚參200億頭,進一步推動了海洋牧場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
此外,長海縣高度重視漁業防災減災,風力指數保險范圍的不斷擴大,讓更多的漁業企業和養殖業戶免除了后顧之憂。全年新增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家(總數達到6家)、國家級無公害產地4個(總數達到48個),創建省級休閑漁業示范基地1家、省級生態健康養殖技術示范點9個,海洋島集團成為中國首家獲得ASC認證的雙殼貝類生產企業。獐子島集團新建休閑食品生產線2條,研發產品40個;釣魚島公司杏樹屯生鮮暫養和深加工基地投入使用;海洋島集團杏樹屯科技園項目完成水產品暫養基地建設。這些成績的取得彰顯了海島漁業產業發展的活力,也成為藍色海洋經濟高質量運行的“助推器”。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