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海鮮,是來湛江的游客必選項目之一(資料圖片)。
吃海鮮,是來湛江的游客必選項目之一(資料圖片)。
湛藍的海,湛藍的天。行走在湛江,海天一色、椰林搖曳,空氣里彌漫著清新海風,沁人心脾。這是一座迷人的海灣城市,也是一座生機勃勃的海洋大市。隨著高鐵開通日期的臨近,這座城市將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海洋資源豐富
湛江因海而生,因海而興。其三面環海,東面南海,西臨北部灣,具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和地理區域優勢,是粵、桂、瓊通衢的戰略要地和大西南的主要出海口,也是我國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和大洋洲的重要口岸。
海洋是湛江最寶貴的資源和財富。湛江的海岸線寬長曲折,有平靜如鏡的港灣,島嶼眾多,林帶、淺灘、礁石連綿,擁有全國最大的紅樹林保護區和淺海珊瑚保護區。
湛江,以生俱來的海洋氣質,向人們展示著這座城市的無限魅力。而海鮮,則無疑是湛江海洋魅力中最鮮明的代表之一。
遼闊的海域面積、良好的生態環境使湛江盛產天然優質的海鮮食材,被譽為“南海魚倉”。魚類有大黃魚、鯧魚、馬鮫、石斑、海鰻等;甲殼類有對蝦、龍蝦、瀨尿蝦、青蟹、花蟹等;貝類有鮑魚、蠔、珍珠貝、扇貝、東風螺、花甲螺等,此外還有魷魚、墨魚、章魚、沙蟲等。盛產的對蝦、珍珠、鮑魚、膏蟹、蠔以及名貴魚類享有盛譽。
湛江海洋漁業經濟總量大、亮點多。連續三年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值排全省第三名,多項主要漁業經濟指標連續十多年全省名列第一。湛江是全國重要的對蝦養殖和種苗生產基地,對蝦養殖面積、種苗、產量、飼料、加工、出口和流通等七大方面居全國第一;湛江是全省最大的深水網箱養殖基地,已形成養殖、飼料、網具、加工和銷售等一體化的深水網箱產業集群;湛江還是全省水產品出口企業最多的地級市,取得“國家海產品出口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國家級食品(海產品)質量安全出口示范基地”等稱號。
湛江海鮮生態環境良好
湛江海鮮美食在全國久負盛名,素有“吃海鮮,到湛江”的美名,湛江還有“中國海鮮美食之都”、“中國對蝦之都”等全國性“金字招牌”。
湛江種類豐富的海鮮,源于其良好的生態環境。近年來,我市海洋生態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通過建設人工魚礁、增殖放流、生態修復等海洋環境修復整治途徑,凝聚合力呵護一片碧海,有效保護和改善了我市周邊海域生態環境。目前,全市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基本穩定,近岸海域水質較好,同時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也在穩步推進。因而其出產的海鮮帶有獨特的鮮、甜味。
以湛江人喜食的沙蟲為例,這種被譽為“海洋蟲草”的海產對海水環境要求極高,它們只生長于最潔凈的海洋,素有“海洋環境標志生物”之稱。在工業化浪潮席卷沿海地區的時代洪流中,湛江仍保留著不少天然的岸線灘涂和原始的漁耕生活,為沙蟲提供了理想棲身之地。
高鐵通車將推動湛江海鮮美食旅游
今年6月28日,高鐵即將正式通車,這將給湛江旅游產業帶來重大發展機遇。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的媒體也開始推出高鐵開通到湛江旅游的報道。
去年央視2套播出的《魅力中國城》讓許多人對湛江海鮮美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湛江對陣克拉瑪依市競演舞臺的城市味道環節中,主持人和嘉賓大啖海鮮的鏡頭令隔著電視屏幕的觀眾都口水直流,而湛江奉上的十二道最能代表湛江特色的美食則讓人產生立即飛到湛江吃海鮮的沖動。
“一月白鯧嫩又白,清蒸干煎好運來;二月生蠔肥又美,碳燒吃完白富美;三月龍蝦肥又壯,蒜蓉蒸了吃不胖;四月魷魚卷成花,白灼鮮美人人夸;五月海鱸真鮮美,油泡魚球流口水;六月青衣蘇眉鮮,清蒸味美沒得比;七月鮑魚肥流油,巧加番茄口味優;八月石斑魚珍貴,麒麟片片最美味;九月黃油蟹最佳,油焗味美都愛它;十月湛江馬鮫魚,干煎之后上大席;十一月骨鱔頂呱呱,濃湯一碗滋補抗寒就數它;十二月沙蟲最肥美,蒜蓉蒸、酥炸、煮粥都美味!泵總月都有對應的海鮮美食,這名順口溜,儼然成為“吃貨們”按月吃海鮮的湛江美食指南。
目前,美食旅游日益成為人們熱衷的旅游方式,而這將為進一步擦亮“中國海鮮美食之都”金字招牌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讓“吃海鮮,到湛江”變成更多人的行動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