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過后,大地回春。對于“青魚之鄉”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江涇鎮的養殖戶來說,眼下正是魚苗培育的關鍵時期,關系到全年的養殖收益。今天上午,記者來到梅家蕩養殖基地時,嘉興市科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費建平正在魚塘育種區查看育苗放養情況。
自1993年在王江涇承包魚塘開始,費建平用25個年頭,完成了從夫妻店式的家庭魚塘到承包2000水面的養殖大戶的轉型。在做強做大的同時,費建平沒有忘記自己曾經的漁民身份,打造特色精品漁業,帶領周邊的漁民兄弟共同致富,就是他心中一直堅守的夢想。
從30畝到2000畝,養殖走向規;
飽經風霜的黑紅面龐,粗壯有力的大手……在梅家蕩魚塘邊見到費建平,從外貌到言談舉止,他與一般的漁民并無二致。回到辦公室,費建平馬上與商戶展開洽談,又回到了作為一名企業家的工作狀態!耙氚佯B殖業做好,管理者要與養殖戶一樣在一線工作,不能只呆在辦公室里!辟M建平表示。
費建平的老家在湖州,早年一直養魚為生。1994年,他從老家來到嘉興,在“青魚之鄉”王江涇鎮包下了30畝水面,與妻子一同經營起了這個規模不大的家庭魚塘。當時費建平的眼光就比較長遠,他離開家鄉湖州選擇王江涇創業,就是因為王江涇的自然條件較好,水域面積足夠大。那時候費建平的魚塘以草魚養殖為主,一年的收益大概僅有兩三萬元,去掉成本后所剩不多。
每天風里來雨里去,收入卻很微博。費建平一邊充分運用自己的養殖經驗確保產量,一方面在思考如何增收。1998年,費建平把魚塘擴大到70畝,原來的30畝仍舊以草魚養殖為主,新增的40畝在草魚的基礎上開始混養青魚。由于青魚的經濟較高,王江涇作為“青魚之鄉”也能提高產品的附加值,費建平的養殖業開始走向規;。
2003年,費建平新增了100畝魚塘,全部以青魚養殖為主。與剛剛創業時比,費建平養殖場的畝均利潤已經實現了翻番,“選對了魚種,又增加了養殖面積,盈利情況自然是越來越可觀!
在規模做大、收益向好基礎上,費建平也開始了多元經營,與紹興一家企業合資成立了嘉興市科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利用自身養殖規模較大的優勢,與飼料企業合作經銷魚藥、飼料,利用船只為其他養殖戶運輸、銷售鮮魚。
然而,費建平的創業之路也非一直順風順水。在2015年,青魚價格的暴跌讓費建平品嘗到創業以來最失落的滋味。從2015年到2016年,費建平共虧損700余萬。當時的費建平幾乎已經失去了信心,然而柳暗花明,從2017年開始,形勢發生了逆轉,青魚價格從6.5元每斤上漲到9元每斤,重新實現了扭虧為盈。
經過幾度沉浮,費建平的養殖產業開始走向穩定。目前他承包的魚塘總面積共2000多畝,其中青魚1400畝、黑魚200畝、黃顙魚250畝、白條魚150畝、試養鱸魚40畝,帶動就業40余人。與此同時,費建平在實行“公司+基地+漁農”的產業化經營過程中,帶動養殖戶100余戶,帶動養殖面積達6000畝。
從老舊魚塘到現代漁業園區,“大手筆”實施提升改造
園區道路寬闊筆直、進排水設施先進、水生蔬菜郁郁蔥蔥……走進如今的梅家蕩,一個現代化的漁業養殖基地呈現眼前。去年5月,費建平剛剛完成了自己創業以來最大的一筆投入——梅家蕩現代漁業園區提升改造工程。
梅家蕩現代漁業園區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作為全市最大的集中連片的淡水魚養殖基地,在計劃經濟年代為穩定我市的水產市場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但是隨著水產養殖的發展,基地面臨池塘基礎設施老化、養殖環境日益惡化、養殖方式落后、養殖品種急需優化等困難,因此急需改造現有池塘,改善水體環境,實現健康生態養殖。
根據梅家蕩的基礎條件和產業發展規劃,費建平確定了包括養殖塘工程、進排水工程在內的項目建設的主要內容,工程從2015年12月開始,在2016年1月完成項目工程設計和立項申報工作,自2016年2月—2017年3月,項目施工正式開始,水生蔬菜種植啟動。到2017年5月,工程總結驗收和終期績效評價完成。
提升工程建設面積共405畝,主要包括魚塘硬化護坡1277米,道路建設1041米,圍墻2100米,河道清淤2603平方米,水生蔬菜種植12806平方米,HDPE雙壁波紋管128米,攔污柵12米,排水井4個,泵站1個。工程總投入資金226萬多元。
“水環境的改善明顯能提升魚的品質,所以生態養殖是我們未來養殖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作為養殖大戶是有責任搞好相關水域的水環境的。”費建平表示,近年來,政府部門對于養殖戶改善養殖區域水環境的支持力度很大,污水處理設施補貼可達40%到50%。
從第一產業到第三產業,描繪特色精品漁業新藍圖
養殖盈利平穩,魚塘煥然一新。如何走好下一步?費建平再次把目光投向這片自己無比熟悉的水域。“搞休閑旅游,帶著大家一起致富!辟M建平萌生了這樣的想法。
前期順利實施的提升改造工程為梅家蕩的繼續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根據梅家蕩青魚產業開發現狀,結合休閑旅游規劃需求,梅家蕩功能分區設計為:精品養殖田園種養區、漁耕文化休閑區、土著魚類保存區、漁家風情旅游民宿區、現代美麗漁場風景區及漁業生產加工交易區等。
按照費建平的攝像,依照生態、健康、循環、集約的要求,下一步的開發要進一步做大做強梅家蕩漁業主導產業、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改善養殖環境、完善設施配套、實現產業集聚,綜合競爭力提升,最終實現漁業增效和漁民增收。
根據安排,2018年,嘉興市科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主要任務是建設梅家蕩西南角的漁家風情旅游民宿區,目前已經完成規劃,工程招標已經在進行中。2019年,將啟動建設在梅家蕩東北片規劃的1200多畝現代美麗漁場風景區;2020年,在梅家蕩南匯片,以鱸魚、黃顙魚為代表的特種養殖區將啟動建設;2021年,梅家蕩荷花片的魚蝦混養模式的精品養殖田園種養區將啟動建設。
在排定了未來4年的開發計劃同時,費建平還打算在養殖區域引入自動投餌機等科技養殖設備,在考察之后,他打算今年投入智能化設備,同時延伸產業鏈,新建加工、倉儲車間,帶動更多就業人數。
“我們將通過項目的實施,建立青魚精品養殖基地,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發展水產健康生態養殖,促進低產魚塘向設施化、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的特色精品漁業轉變,從而有效提高單位面積效益,促進漁民增產增效。”費建平表示。
新春走基層·手記:永不止步的漁民企業家
秀洲區是浙江省的淡水魚主產區,全區青魚養殖面積達萬余畝,市場供應量近5000噸,是全國最大的連片規模青魚養殖示范基地,單位產量上市規格排在全國前列,其制品質量、銷量也位居全國前列。
如今,秀洲區的青魚產業在不斷壯大,已經從原來單純的養殖銷售延展到從原種-良種-標準化生產-加工銷售的一條龍產業鏈,青魚養殖及加工銷售已經成為秀洲區乃至嘉興市的一大特色產業,產業鏈之完整在全省也屈指可數。
在這場青魚產業發展壯大的大潮中,費建平就是“弄潮兒”中的佼佼者,雖然早已成為企業家,但骨子里的漁民精神猶在,這股精神就是不甘平庸、永不止步的創新精神,從家庭散養到規;B殖,從老舊池塘到現代漁業基地,從第一產業到第三產業,在費建平看來,市場有起落,無論盈虧,都要找好未來發展的方向,提前謀篇布局,才能經營長遠。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