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董娜 通訊員趙悅辰 王宇青)距離5月1日東海全面伏休只有不到一周時間了。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市場上帶魚、鯧魚和黃魚等海鮮品種銷量較大,部分市民開啟“囤貨模式”。同時,不少進口商提前布局,補充國內海鮮市場供應。
據悉,今年東海海域主要捕撈作業的休漁時間為5月1日12時至9月16日12時,除釣具外所有作業類型全部禁止。許多海鮮經銷商瞄準時機,提早準備進口海鮮,補充國內海鮮市場供應斷層。前天,124噸捕自毛里塔尼亞海域的凍舌鰨、凍魷魚和凍鰈魚等海鮮抵達北侖口岸,迅速辦結了通關手續,以最快速度運往各海鮮市場。
“這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在加大進口量。”浙江北極品水產有限公司經理姚俊說,“現在冷鏈物流很發達,加上海關‘綠色通道’快速驗放,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進口凍品的新鮮度,因此進口海鮮很受市民歡迎,像鴉片魚頭、三文魚和凍蝦仁等銷量很大。”
今年一季度,寧波口岸海鮮進口增長勢頭明顯。據寧波海關統計,寧波口岸累計進口各類水產品2.98萬噸,同比分別大幅增長1.82倍,主要進口海鮮品種為凍對蝦、凍龍蝦和各類凍魚等。其中,3月份寧波口岸水產品進口量、貨值分別比2月環比增長85.57%、52.52%。
寧波海關相關人士表示,不少水產批發商會在休漁期前將部分海鮮品種放入冷庫儲存,休漁期開始后,市場上將有冷凍海鮮、養殖海鮮和進口海鮮等供消費者選擇,市民餐桌上的海鮮仍會比較豐富。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