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江蘇鹽城濱海縣濱淮鎮東罾村的連遍養殖塘區,在二百多畝鋪滿鯽魚、鰱魚尸體的魚塘邊上,農委、漁政等單位工作人員,迅速展開取樣調查。承包漁業養殖戶陳宏兵講述事件發生的經過。
塘魚死亡現場
5月16日,陳宏兵承包的七百多畝魚塘有浮頭的現象,在無錫某漁藥公司業務人員的指導下,用了該公司生產的“納米氧”增氧劑進行增氧,5月17日19時開始按廠家業務員指引,往其中的二百多畝水塘按比例稀釋加入“納米氧”增氧劑(該產品為新產品,據生產廠家業務介紹特別有效,沒有任何副作用),到第二天,即5月18日上午,發現投放“納米氧”的二百多畝花鰱、鯽魚二個品種全部死亡。初步計算死魚有數百萬尾,達48萬斤,損失價值估計超400萬元。
陳宏兵是當地有名的養魚專業戶,從事漁業養殖已有二十年,附近的養魚戶在養魚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都會習慣請教他。這次碰到的塘魚浮頭,按以往的經驗判斷應是缺氧所致,決定用“納米氧”增氧劑來解決。該增氧劑為無錫某漁藥公司生產的養魚專業產品,養殖場十多年來都采用該漁藥公司生產的系列養魚產品。考慮到這次用的是該廠業務推薦的新產品,還特意征詢了該廠業務人員的意見,得到放心使用的許諾,才敢使用。想不到,增氧劑投放之后,數百萬條魚一夜浮尸水塘,白花花一大片,擠滿了水面,血水不時往塘外溢出,周邊彌漫著濃濃的血腥味。
漁政執行取證
養殖戶陳宏兵遭遇此慘烈場景,一時茫然。幸好有縣領導收到消息后迅速通知各有關部門到達現場展開取證調查工作,得出調查結論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
事后,養殖戶主請教了有關專家,指出無錫某漁藥公司生產的該產品包裝上的批號與管理部門的核發批號不一致,包裝上所列產品成份理論上沒有增氧作用,所標無副作用的說法也在誤導使用者。
養殖工作人員還與該漁藥公司的技術人員進行鯽魚活體實驗,在水中放入稍過量的“納米氧”增氧劑,生蹦活跳的鯽魚兩三小時即告死亡。但該漁藥公司拒絕承認產品有問題,咬定此次大量魚死亡是使用過量增氧劑所致,不屬廠家責任。但同時采用其他廠家的增養劑進行活體對比實驗,并沒有出現死亡情況。當天相鄰的魚塘同樣出現魚浮頭的現象,本來也準備放“納米氧”增氧劑,但由于當天人手不足才沒有同時放“藥”,第二天魚浮頭現象自然消失。這口塘的魚算是逃過一劫。
活體實驗
魚是生物的一種,象人一樣,在生長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癥狀,養殖者一般都會采用像無錫某漁藥公司這類的專業廠家的產品“對癥下藥”,而“下藥”前,往往根據的是廠家業務人員的指導或產品使用說明去應用。生產廠就是魚“藥廠”,業務就是魚“醫生”,產品使用說明就是“處方”。但我們發現,廠家一開始就逃避醫責。查看無錫某公司的多個有藥用作用的養魚產品,全部標“非藥物”。魚病了,吃了“非藥物”死亡,就是冤死了。
數百萬條魚一夜間在眼前死去,作為災難的承受者一一漁業養殖戶陳宏兵面臨的是企業的破產和債務的纏身,他所引領的養殖戶也變得迷茫,不知災難何時落在自己頭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