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精河縣阿合其農場農八隊養殖戶蔣志勤正在清理水塘,準備將今年第一批100萬尾南美白對蝦苗投入水塘。
蔣志勤搬開沙袋,清理水塘。
1991年,19歲的蔣志勤從四川來到新疆,投奔在精河縣阿合其農場落戶的哥哥。來疆后,蔣志勤種過地,在博樂市和精河縣賣過魚。2000年,積累了養殖經驗和資金的蔣志勤,開始嘗試養殖水產。最初,他承包了241畝水塘養魚,蔣志勤說:“那時,我一年養魚收入10余萬元,很滿足。后來,養魚戶增多,消費者也從‘吃魚難’轉為追求‘吃好魚’,我的生意也越來越不好做。所以,我就想嘗試換個水產品進行養殖!
2016年6月,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沖垮了蔣志勤的水塘,他損失190余萬元,其中的90萬元是外債,這更堅定了他嘗試新品種養殖的念頭。
一切從頭再來。當年,蔣志勤多次到石河子市和烏魯木齊市考察學習,了解到南美白對蝦殼薄體肥、肉質鮮美,而且生長快、營養需求低、抗病力強。蔣志勤看上了這些優點,決定養殖南美白對蝦。
2017年,蔣志勤投放了360萬尾南美白對蝦苗,經過3個月的精心飼養,即將迎來豐收期。然而,一場強冷空氣來襲,導致大量蝦凍死,當年他虧損10萬元,但蔣志勤并沒有喪失信心,他想:“在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只要敢想肯干不放棄,就一定會有收獲!
蔣志勤養蝦的水塘
今年,他計劃養殖300萬尾南美白對蝦。為降低風險,他和其他2家養殖戶決定先投放100萬尾蝦苗,6月初再投放剩余200萬尾蝦苗。今年3月,蔣志勤還參加了博州水利局組織水產養殖戶前往寧夏、湖北、廣東等地學習南美白對蝦養殖技術的培訓班,這讓他信心更足。
蝦苗
看著一只只蝦苗在水塘里暢游,蔣志勤說:“300萬蝦苗全部成熟后,最低能收獲3萬公斤蝦,按市場價每公斤65元估算,預計可以收入近200萬元,扣除成本后,預計能盈利130萬元。我不僅能還清債務,還能繼續擴大養殖規模!
在朋友眼里,蔣志勤是個既能吃苦,又很有魄力的人。農八隊養殖戶譚兆田說:“很多養魚戶感覺養魚利潤少,也覺得白對蝦市場前景好,可就是不敢嘗試,都在觀望。現在蔣志勤開了個好頭,為我們這些養魚戶打開了另一扇致富的大門!
蔣志勤查看蝦苗的生長情況。
談到明年的計劃,蔣志勤說:“露天養蝦‘七分靠天,三分靠技術’,今年只要收成好,明年我準備成立白對蝦養殖合作社,讓更多的鄉親學會養殖技術,共同致富。我聽說內地有大棚養殖白對蝦的技術,一年收兩次蝦,產量高還抗災害,我準備學習后開始實踐,再開辦農家樂,把白對蝦銷往博州各地!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