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所在養殖對蝦腸道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和細菌種群的變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蘇浩昌、曹煜成等在養殖對蝦腸道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和細菌種群的變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Persistence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nd bacterial populations change in reared shrimp in South China為題在線發表在環境領域國際頂級刊物《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IF=7.297, 2018)。
南海所創新團隊在研究中重點關注了養殖對蝦腸道中ARGs的持久性和空間變化,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和高通量測序技術方法,調查了廣東省不同地區不同養殖階段對蝦腸道中典型ARGs和細菌種群的豐度和變化,發現在不同的養殖地區均出現了成蝦腸道中ARGs濃度較幼蝦更高的狀況,且不同地區的主要細菌種群豐度變化(Proteobacteria, Firmicutes和Verrucomicrobia等)與主要的目標ARGs濃度變化呈顯著正相關關系(p<0.05)。研究結果表明,ARGs在養殖對蝦腸道中具有一定持久性和增長性,對蝦腸道中不同優勢細菌種群的差異變化有可能是造成不同地區對蝦腸道中ARGs濃度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該創新團隊此前還跟蹤分析了珠三角地區半集約化對蝦養殖環境中ARGs的分布特征,發現養殖水源水是ARGs的重要來源。相關研究成果以論文“Occurrence and temporal resistance genes (ARGs) in shrimp aquaculture: ARGs dissemination from farming source to reared organisms”發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IF=4.900, 2017)。
論文在線獲取鏈接為: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 S016041201830374X?via%3Dihub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17317448?via%3Dihub
不同地區對蝦腸道中優勢細菌種群的差異分析
不同地區對蝦腸道中優勢ARGs分析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