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稻熟蟹肥季,也到了中秋節“送禮就送大閘蟹”的日子。但是“未開捕就開售”等問題的存在,讓人們對市面上的“陽澄湖大閘蟹”充滿了懷疑。據媒體報道,2017年河蟹市場大閘蟹一共賣了778個億,其中掛“陽澄湖”旗號的大概有40%,將近300個億,但陽澄湖只有16000畝水面養大閘蟹,水面產能差不多只有3個億,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只能占到市面上掛著“陽澄湖”旗號大閘蟹的百分之一。也就是說,市場有99%的所謂陽澄湖大閘蟹是假冒的。
大閘蟹造假問題該如何解決?飽受消費者詬病的洗澡蟹到底怎樣界定?面對市場上僅有1%真貨的現實,消費者該如何看待剩下的99%?本期留言板,我們一起討論這個話題——
【樣本觀察】
近日,來自福建的消費者就遇到了一起陽澄湖大閘蟹假冒事件。據陳先生介紹,他于9月7日在某電商平臺一家陽澄湖大閘蟹專賣店花費248元購買了8只螃蟹。當時他特意在線與客服溝通,詢問是否為正宗陽澄湖大閘蟹。客服承諾是正宗的,且只只佩戴防偽蟹扣,蘇州原產地發貨。
但陳先生收到螃蟹后發現——“以為這螃蟹能跟以前吃到過的那樣,肉鮮黃滿,沒想到完全不是的。根本沒什么黃,蟹殼里也空,沒什么肉!泵鎸@樣的疑問,客服解釋道,這是“六月黃”大閘蟹,不夠飽滿是正常的。陳先生后來得知,今年的陽澄湖大閘蟹要到9月21日才開捕,他買到陽澄湖大閘蟹當然不可能是真的。
據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新聞辦主任姚水生透露,的確有少量提前捕撈的陽澄湖大閘蟹向想嘗鮮的消費者出售,但今年的防偽標識在開湖捕撈當日才會發給商家。
【觀點交匯】
要敢于“較真”
鄭承榕(福建省福州市)
陽澄湖大閘蟹之所以造假,不僅是由于商家偷奸;,還在于很多消費者缺乏維權意識。不少消費者收到假貨,第一反應是“反正沒多少損失”“與商家理論耗時耗力”“追究商家困難重重”,自己還是吃個“悶頭虧”算了。這么想的消費者多了,就給仿冒陽澄湖大閘蟹的不法商家留下了造假的動力和空間。
陽澄湖大閘蟹造假是商家故意以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致使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的欺詐行為。買到假的陽澄湖大閘蟹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此沒有維權意識。建議遇到這樣問題的消費者多“計較”些,一方面可以積極同運營平臺、消費者協會等組織取得聯系,通過留言、投訴等方式來預先制造權利“防護網”;另一方面,還可以依照消保法規定,要求商家加倍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造假者的違法成本,擊碎造假者發財的美夢,讓風清氣正的大閘蟹市場真正造福每一位“吃貨”。
“蹭”別人不如靠自己
李涵(浙江省金華市)
其實,普通消費者購買陽澄湖大閘蟹,不一定是虛榮心作怪,更多是出于對品質的追求。在市面上,叫得響的品牌只有“陽澄湖大閘蟹”,所以大家趨之若鶩。相關商家看到借著“陽澄湖”的名才能獲得更好的銷售渠道和議價能力,因此選擇了“冒名頂替”。
解決這個亂象,還得加快多元品牌建設!瓣柍魏钡钠放瓢l展經驗在前,其它品牌完全可以自己對標、有樣學樣。從地方政府到行業協會,再到大閘蟹企業和養殖農戶,要形成共識,堅定品牌化戰略的步伐,形成區域內多品牌齊頭并進,增加優質農產品的供給。多品牌的經營,能夠使大閘蟹企業間的競爭趨向合理化和穩定化,形成良性發展的行業環境。
總而言之,“蹭品牌”不如“做品牌”。養殖企業要用更長遠的眼光看待品牌建設,把大閘蟹品質把控放在首位,同時注重推廣和營銷策略,真正實現企業自身、整個行業、全體消費者三方的共贏。
嚴打洗澡蟹
程宇佟(蘇州工業園區)
這些冒牌貨到底是怎么產生的?“洗澡”是一種重要方式。所謂洗澡蟹,根據洗澡方式的不同,又分為“過水蟹”“草酸洗凈蟹”“混種蟹”等等,根本目的就是用其他產地的螃蟹通過“洗澡”這種手段,達到以假亂真。以“草酸洗凈蟹”為例,媒體報道稱,近年有批發商從湖北蘇北等地大批量購來大閘蟹,為了讓它們看起來更干凈,竟用上“草酸”及“檸檬酸”等化學藥水,將蟹肚洗白。因為陽澄湖成長的大閘蟹具有青殼、白肚、金爪、黃毛、紅膏等五大特征。不法商販就在最容易造假的外觀方面動“歪腦筋”。
面對這種現象,普通消費者很難識別,要避免此類現象,一方面需要有關部門加大打擊力度,從源頭上防止假冒貨源。另一方面,也要更加嚴格地使用防偽蟹扣,防止流入不法商販的手里。
總之,只有多管齊下,才可能從源頭上控制假冒陽澄湖大閘蟹流入市場的可能,從而為正宗陽澄湖大閘蟹正名。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