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消息:竹林塘是湖北 黃石陽新縣城的城中湖,擁有4500畝壯闊的水面。然而這個美麗的湖泊,因為珍珠養殖,正遭受著污染、萎縮等危機。
養珍珠臭了一湖水
竹林塘位于陽新環城路畔。昨日,記者順著環城路行走在竹林塘畔,發現湖邊水色發綠,刺鼻的腥臭味撲面而來。湖面上密密麻麻懸浮著成排數不清的塑料瓶。“過去,湖水清澈,我們在湖邊洗衣、孩子在湖里戲水,其樂融融……”面對眼前的景象,一位居民痛心地說。
在湖邊生活多年的李女士告訴記者,以前湖中盡管也養魚,水質尚好。夏天還有不少人下湖游泳,現在水變綠,沒人敢下水。周邊居民紛紛告訴記者,以前這一帶是城區風景非常好的地方,兩旁綠樹成蔭,湖水清澈,茶余飯后大家都愛前往湖邊逛逛。現在湖水臟了,兩年前行道樹也被人砍得只剩下幾棵了,湖邊堆滿了不知從哪運來的建筑垃圾。一些居民也漸漸習慣將此地當成垃圾場。
竹林塘前些年只養殖一些花白鰱,水質尚好。自從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出現了一排排數不清的塑料瓶后,大家就發現湖面散發著臭腥味。一打聽,原來是湖面被承包給了浙江老板養殖珍珠。
珍珠養殖是招商項目
記者了解到,竹林塘4500畝水面的經營權屬于陽新水產中心下屬的竹林塘漁場。2003年底,陽新縣政府見竹林塘偌大的水面沒有得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便把該塘列為對外招商引資項目之一。
次年初,陽新縣政府一名主要領導和浙江蘭溪市一名柳姓老板邂逅,誠懇邀請對方來陽新投資開發竹林塘。經過幾輪協商,陽新方面的誠心打動了浙江老板。對方愿意投資數千萬元資金盤活水面,進行珍珠養殖。并且簽下了承包10年的租賃協議。
竹林塘漁場負責人樂某告訴記者,當年縣政府引進老板開發湖面的動機是好的。他稱,竹林塘在沒有承包給浙江老板養殖珍珠前,每年僅可以收獲150萬斤花白鰱,收入也只要40萬元。而承包他人后,盈虧不管,前5年每年對方上繳漁場的租賃費用是65萬,后5年每年是68萬,僅此一項漁場每年就可增收20多萬元,并且還不需要動任何心思去管理湖面,呆在家中就可以旱澇保收。此外,浙江老板租賃水面后,長期安置了20多人上班,對地方經濟也是一種貢獻。
樂某稱,他們沒有想到水面養殖珍珠會對水質有影響。“水質是否有影響,我們沒有具體地去檢測,但前2年湖面變臭,散發著惡臭味道,影響環境是事實。”樂某告訴記者,他們發現湖面有異味影響市民生活后,前往湖面上巡查,了解到發臭的主要原因是養殖珍珠的飼料一直以投放化肥和雞糞、鴨糞等有機肥為主。為此,他們及時和浙江老板進行了多次溝通。自2006年以來,浙江老板就改投生物肥養殖珍珠。
檢測水質確實已污染
一些市民氣憤地稱,漁場和養殖者在獲得收益的同時,代價是慘重的!出租一塊湖泊一年可以賺回數十萬元,可被污染的湖泊即使投入上億元也不一定能恢復原態,這筆賬劃算嗎?他們希望相關部門能對竹林塘進行保護,阻止他人繼續養殖珍珠,不讓竹林塘的水質繼續惡化。
“湖北省水產管理辦公室曾在2005年下文明確規定,禁止在城市中心區和郊區養殖珍珠。”陽新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城區中隊隊長李順湘稱,竹林塘是陽新的城中湖,它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一直靜臥在城中,裝扮、點綴著陽新。“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竹林塘是不得租賃給他人養殖珍珠的。”
李順湘告訴記者, 2007年6月份,陽新環境檢測站組織人員對竹林塘水體進行了檢測,檢測結論表明,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竹林塘的水質實際上已經達到了IV類標準,超過了國家規定的養殖水體標準,呈污染現象。
養殖老板稱一直在改善
在竹林塘畔一處簡陋的房屋里,記者找到了養殖珍珠的浙江老板柳某。36歲的柳某告訴記者,其實他們當初并沒有想到陽新來投資。在來陽新之前,他們已經相中了江西九江一處水域。“陽新是個革命老區,政府官員的誠意讓我們攜資4000多萬元大膽投資。”
“剛開始來時,陽新城區的生活污水全部排入竹林塘,就已經造成竹林塘水質富營養化,竹林塘內藻類大量繁殖,生活污水中有機物質大量沉積,已經不適宜魚類養殖。”柳某稱, 2005年,他們的珍珠蚌出現大量死亡。一調查才知道是城市污水排入湖中過量,造成竹林塘水質惡化,珍珠蚌缺氧窒息死亡。
柳某心疼地說,當年的經濟損失讓自己現在想起來還很惋惜。此后,柳某爭取到陽新相關部門的支持,把城區的下水道進行了改造,堵截了城區污水再次向竹林塘排放。改變了竹林塘吸納城市污水的歷史局面。
針對一些市民反映竹林塘水面受到污染,柳某稱,他們也及時組織人員進行了技術攻關,不再使用化肥和雞糞、鴨糞等有機肥,而是改用一種高效、長效、快速和環保型的肥料。“該肥料無殘留,還有改底、調水、解毒等功能。經過兩年的生產實踐證明,改進養殖方式后,對水質的恢復有很好的效果。”
“壯大自身經濟不忘記環境保護是我們投資創業的不變宗旨。”柳某稱,他們還將根據國內外治理水體富養化的先進技術,加大對竹林塘的治理力度,采取生物化學殺藻,生物抑藻,生態治藻等方式把竹林塘的水質進一步改善。
相關部門感覺束手無策
李順湘告訴記者,今年10月18日,他們依據省農業廳、省環保局關于禁止養珍珠和規范水產養殖的意見以及鄂農漁農(2007)90號文件相關規定,對竹林塘珍珠養殖老板下達了限期撤除的通知,但沒有任何效果。
“養殖老板接到通知后,一直稱他們來陽新投資時,當時的政府主要領導和陽新引資項目辦的人員承諾一切手續由陽新方面負責,他們只管投資和管理水面。”李順湘稱,現在浙江養殖珍珠的柳某投資了4000萬元,基本上沒有得到任何收益,如果突然終止養殖,他們損失巨大,他們所以一直沒有履行通知規定,在繼續養殖珍珠。
一名在陽新投資的客商分析,柳某目前有兩條路可以“走”。按照相關部門的指示和規定,停止珍珠養殖。但這也等于是陽新政府部門單方終止了合同,這個損失也應該有個說法。要不,陽新政府部門應繼續行使、履行合同,讓柳某繼續養殖珍珠直到10年合同到期。“4000多萬元打了‘水漂’,誰還敢投資陽新?”
竹林塘漁場負責人樂某稱,浙江老板投入了數千萬元,耗費了多年心血,到現在還沒有見到收益,說服對方自行終止合同很難。目前他們只能監督對方在養殖珍珠時做到不再投放化肥和有機肥,逐漸改善水質。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