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過佛山市農業局、禪城區農林漁業局、安華農業保險公司多方協調,全省水產養殖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正式在禪城區鋪開。從即日起到12月15日,該項政策性農業保險接受申請辦理。
佛山禪城試點自然災害險,養戶交35元/畝,政府補貼8成
禪城區開展的水產養殖政策性農業保險,是通過商業保險方式,減輕水產養殖戶因災害造成的損失以及及時開展災后復產的重要措施。過去幾年,水產養殖戶常因重大自然災害、重大疫情疾病遭受損失,特別是南莊鎮多次遭受特大暴雨襲擊,水產養殖戶損失不小。
因為在全省都沒有可借鑒的經驗,禪城區今年先試點自然災害損失保險險種,在條件成熟后再推重大疫情疾病險種。水產養殖政策性農業保險金額為5000元/畝,保險費175元/畝,可根據養殖水產價值購買多份,其中養殖戶保費承擔比例為20%,政府補貼80%,即養殖戶自交保險費為35元/畝。
從即日起到12月15日,該項水產養殖政策性農業保險接受申請辦理,保險期為2019年度,以后將每年申請辦理。為方便群眾,南莊鎮將組織保險公司到各村集中辦理。
我國作為水產養殖大國,水產養殖產量位列世界前茅,但水產養殖業作為自然屬性極強的行業,也是頻繁遭受自然災害侵襲的行業,水產養殖戶“因災致貧、因災返貧”現象時有發生。
近年來,為滿足廣大漁民群眾對水產養殖保險的迫切需求,我國出臺多項政策支持發展水產養殖保險,各級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了配套政策,上海、安徽、江蘇、浙江等省也給予水產養殖保險保費補貼支持。
南京高淳試水國內首個“鱸魚養殖保險”
2017年6月,高淳農工委牽頭,帶著企業找到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心支公司,研發出了《南京市商業性池塘主養大口黑鱸(加州鱸魚)養殖保險條款》。這不僅是江蘇首單鱸魚保險,也是國內保險業界的第一個鱸魚保險。
“每畝塘交上630元保費,最高可以獲得1.5萬元賠償。2017年,我們率先為200畝養殖水面投保,當年就為養殖戶賠付了總計約30萬元。”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高淳支公司負責人江文高說,因為保障范圍更廣、保險金額更高,今年以來投保的養殖戶和企業更多了,投保水面面積翻了一倍。
在“鱸魚保險”的護航下,目前高淳已經有七八千畝池塘采取了“螃蟹+鱸魚”養殖新模式,畝產利潤可以達到0.8-1萬元。
廣東廣州率先在全國試點的水產養殖保險全面施行
廣州市于2013年初率先在全國開展的水產養殖保險試點工作,經過3年的探索總結,已于今年9月經市政府同意在全市全面施行,成為繼漁民、漁船、水稻、奶牛、玉米、嶺南特色水果、能繁母豬和家禽等農業保險之后的又一個新險種。
廣州市水產養殖長期面臨臺風、暴雨和凍災等自然災害和水產疾病等多重風險。自2008年初凍災以來,番禺區農業主管部門和漁業協會、保險公司一直探討水產養殖保險的可行性和操作性。2013年初人保財險公司在番禺區簽訂了全國第一單政策性水產保險合同。隨后又在花都開展了相關的探索。市農業局在總結番禺和花都兩區試點工作的基礎上,經與市財政局、金融工作局等單位反復調研,并經報市政府審批同意,于今年9月印發了《廣州市政策性水產養殖保險試點實施方案》,在全市范圍內全面實施水產養殖保險,標志著廣州市第一個本地特色的保險品種—水產養殖保險正式落地。
方案規定養殖面積10畝以上的水產養殖品種都投保,保險責任包括自然災害和特定疫病造成水產死亡。各級財政補貼保費80%,由商業保險機構按市場化經營管理。由于水產養殖品種、養殖密度和養殖周期各不相同,造成各品種養殖成本差異較大,方案明確由各區制定本地區各品種魚類成本明細表后正式發保險經營機構確定保險金額,由承保農戶自主選擇各類風險責任計算費率。為方便參保農戶了解保險金額和保費的計算方法,方案增加了詳細的案例。
福建推出“觸發即賠”臺風指數保險,養戶自繳50%-70%
針對水產養殖戶抵擋自然災害風險能力弱、靠天吃飯的窘境,福建省漁業互保協會聯合商業保險開發出一款創新型互保產品——水產養殖臺風指數,以漁民朋友可以承受的保費支出,規避不可預期的潛在風險。自2017年3月泉州市開始推廣該險種以來,水產養殖臺風指數保險獲得養殖戶高度好評,承保面積高達2870畝,為養殖戶提供了價值654萬元的風險保障,2018年將在全市繼續全面推廣。
“無需現場風力查勘、觸發即賠”是水產養殖臺風指數保險最大的特點,解決了傳統水產養殖保險查勘難、定損難的痛點。只要臺風觸碰到投保地理區域內對應的觸發線標準且達到一定的風力級別,不需要現場查勘,即可獲得投保的畝數和購買的保險份數按照投保地理區域內臺風事件對應的標準賠償,迅速幫助養殖戶恢復生產。
目前,水產養殖臺風指數保險已被納入福建省政府支農惠農的政策性紅利項目,并入圍農業部2017年度農業組織創新與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在2017-2018年期間,水產養殖臺風指數保險項目將獲得中央財政補助資金450萬元,極大地減輕養殖戶的付費負擔。養殖戶可根據養殖價值和風險保障需求,選擇每畝的投保份數,獲得合適的保額保障。根據養殖水產種類的不同,可以按平方米或畝為計算單位,其計算單位保險金額為1000元/份,并可按保險30%省級財政補貼和部分市縣財政0-20%比例補助,養殖戶只需自己繳納應交保費的50%-70%。
四川江安養戶繳25%即可參保,最高賠1萬元/畝
今年8月份,四川省水產局在全省確定了17個“互保+商業”水產養殖保險試點縣,江安縣作為啟動這項試點工作的第一個縣,由中航某保險公司和中國漁業互保協會聯合承保,保險試點品種目錄包括草魚、青魚、小龍蝦等本地漁民的常見品種。保費實行分攤,省級、縣級財政補貼保費75%,投保養殖戶只需要自繳25%的保費即可參保。
江安縣畜牧水產局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張新才談到,“我們的最高賠付,每畝可達一萬元,最低賠付每畝四千元。截至目前為止,我縣參保總面積已達到一千二百余畝,今年制定的試點面積是兩千畝,爭取在十月份要把我們剩下的八百畝全部參保完成,圓滿完成今年水產保險的投保工作。”
自水產養殖保險施行以來,不少養殖戶和水產企業因為投保而規避了風險,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損失。
4800畝魚塘受淹、逃魚,保險公司預付賠款1000萬元
受臺風“山竹”狂風暴雨影響,廣州市南沙區農業損失慘重,超300戶農戶受災,尤其是水產養殖業受災嚴重,南沙區萬頃沙鎮十九涌二十西圍河堤出現決堤,總長超過100米,造成堤內兩家大型水產養殖企業近4800畝水產養殖魚塘受淹,魚類漫塘逃逸。
為幫助受災企業加快開展災后復產工作、盡可能減少臺風造成的損失,廣州人保財險僅花費7小時就對兩家企業完成了現場勘查及初步核損;并于9月25日舉行預賠款發放儀式,向兩家企業各預付了賠款500萬元、合計1000萬元。
海南省首單水產養殖保險項目賠付906萬元
2018年3月29日,在臨高縣新盈鎮,臨高海豐養殖發展有限公司代表從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代表手中接過906萬元的保險賠款,標志著海南省第一單水產養殖保險項目順利完成理賠。
海豐公司是海南省大型深水網箱養殖企業,承擔著臨高1600多戶貧困戶的產業扶貧任務。2017年7月,太平洋產險承保了海豐公司的88口80米周長深水網箱的金鯧魚養殖保險,總保費110萬元,為企業生產經營所面臨的自然風險和病蟲害風險提供2200萬元的最大風險保障,并為臨高產業扶貧工作的實施進行提供保障。
同年10月,海豐公司在臨高后水灣的深水網箱養殖金鯧魚因突發疾病大批量死亡,投保的88口深水網箱中,除了之前已捕撈的28口外,剩余60口深水網箱養殖金鯧魚全部發病。經檢驗認定屬保險責任事故,核定最終賠付金額為906萬元。
臺風“瑪莉亞”重創福建,82戶養殖戶獲賠3160萬元
今年第8號臺風“瑪莉亞”于7月11日9時10分在連江沿海登陸,為有氣象紀錄以來7月登陸福建的最強臺風,強度強、移速快,具有破壞性。據初步統計,福建省漁業生產損失8.9 億元,約15萬人受災,緊急轉移約5000人,無人員傷亡。其中,水產養殖受災面積約48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約137萬元;損失水產養殖數量約15萬噸,養殖設備、設施損失13萬個,損壞漁船數量約3600艘,我省福鼎、霞浦、羅源、連江等地共109戶養殖戶受損。
災情發生后,根據省海洋與漁業廳的指示,福建省漁業互保協會迅速啟動臺風災害理賠應急預案,召集各分保保險公司就臺風指數險賠償方案進行會商,確定了臺風觸發等級、觸發地區和賠償金額,僅用5天就將理賠款及時賠付到位。這次臺風造成共計理賠金額為3693.93萬元。其中,霞浦縣需理賠的養殖戶達到82戶,共計理賠金額為3160萬元。受災賠付最多的為連江縣的福州力美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共繳納簽單保費12萬元,得到理賠款180萬元。
自1982年第一單商業水產保險至今,中國水產養殖保險已有三十幾年的歷史,但目前我國的水產養殖保險還遠未完善,水產養殖險覆蓋率還較低。如果你所在的地方也有水產養殖保險,這顆“定心丸”你吃嗎?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