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研發的無人船,可以巡航、投餌、噴藥、檢測水質和預警,為養殖戶節省人力和財力。”在10月份舉行的湘博會和全球生態農業智慧鄉村互聯網大會上,岳陽創業者何金攜自主研發的無人船,向前來參會的嘉賓熱情地做起了介紹。
何金,“80后”,放棄金融行業高薪工作回鄉創業,一頭扎進人工智能領域,走上了無人船的研發和推廣之路。
賣掉兩套房,投身創業潮
何金看起來很斯文,穿著西裝,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像個知識分子。
實際上,何金曾是金融行業的青年才俊。他是澳門科技大學在讀研究生,本科在江西讀的,學的是金融。2010年,前往珠海打拼,在銀行先后從事柜員、客戶經理、部門總經理等工作。2016年轉戰贛州,任興業銀行贛州營業部副總經理。
何金年輕有為,在金融行業積累了大量的管理經驗和私募、投行等關系。他為什么想到要回鄉創業呢?
“在外多年,我很想念家鄉。”何金直言不諱地說,每次回岳陽,他都有一種莫名的幸福感和歸屬感,回鄉創業的愿望越來越迫切。
何金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他認為既然要創業,就一定要找一個好項目。這幾年,人工智能炒得火熱,無人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地質勘測、農藥噴灑、搶險救災、視頻拍攝等領域應用廣泛。
受無人機的啟示,何金想到了無人船。“岳陽地處洞庭湖區,水產養殖業發達,人工智能在這一塊應該大有可為。”2018年暑假,他特意去考察了環洞庭湖一帶的水產養殖環境。
他發現,洞庭湖區有很多龍蝦養殖戶,多為小戶養殖和經驗養殖,在實際養殖過程中盲目投放餌料,造成餌料沉積、水質富營養化,既污染水體,又存在較高的養殖風險。此外,還有人力成本高、水產疾病處理不科學、水產品質量管理效果差等問題。在水產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幾乎是空白的。
“如果能研發出一款無人船,幫助龍蝦養殖戶解決這些問題,那就好了。”懷著對創業的美好憧憬,何金毅然辭掉在贛州的高薪工作,著手引進中科院南京分院等資源,回鄉創辦湖南舟友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他還做出一個大膽的舉動,賣掉在珠海和贛州的房子,共籌措資金200萬元,全部投入到了無人船的研發和推廣中。
吃住在基地,研發無人船
創業是艱難的,但何金不怕。在創業之初,他凡事親力親為,陪同研發人員吃住在龍蝦養殖基地,耐心傾聽養殖戶的經驗,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關,快速推進各項工作。他還充分發揮自己的人脈優勢,聯合湖南地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千牛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應用物聯網、大數據、機器人等核心技術進行研發。
功夫不負苦心人,何金率團隊終于研發出了針對龍蝦養殖的無人船。這款無人船能在養殖水面上靈活移動,通過自身集成多種傳感設備,實時監測溫度、ph值、溶解氧、渾濁度、氨氮等水質數據,還可使用投餌裝置,實現定點定量投放,有效降低餌料殘料,改善水質和節省人力,進一步降低養殖成本和養殖風險。
“龍蝦跟魚不同,魚在水里游,移動是不固定的,但龍蝦是打洞的,生活在泥里,相對要固定很多。我們研發的無人船自帶傳感器系統,可以監測到哪一塊的龍蝦多,在投餌的時候就能精準地找到龍蝦所在的方位,避免飼料浪費和水質變壞。”何金說,無人船不僅能讓龍蝦養殖更加智能,還能節省人力,降低養殖成本。
以200畝面積的龍蝦養殖水面來算,需要3個勞動力,每人每月工資3000元,5個月就是4.5萬元。而一臺無人船定價1.98萬元,只需要請一個人來操作,可以省下兩個人的人工,一年內就能收回成本。
在無人船的操作方面,研發人員也費了一番心思,盡量簡單便捷,容易上手。無人船具有遙控器、手機控制和電腦控制三種操控模式,功能選項簡潔明了,便于操作。
無人船的種種優勢顯而易見,龍蝦養殖戶躍躍欲試。何金透露,已接到來自華容和益陽的訂單。
“我們的夢想,是讓機器更人性化”
10月,何金攜無人船相繼參加了在婁底舉行的湘博會和在益陽舉行的全球生態農業智慧鄉村互聯網大會,一經亮相就吸引了全國各地不少客戶的目光,甚至還有南美洲的客戶主動洽談合作。
通過展會,何金充分了解了當前智慧農業、水產行業的市場熱點、應用需求以及合作方向,更加堅定了他的創業信心。
在城陵磯新港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的感召下,公司于10月16日正式遷入城陵磯新港區,規劃建設950平方米的廠房和辦公區。
“我們的夢想,是讓機器更人性化。”何金說,無人船正在試用階段,將于明年3月正式投產。試用期間,公司會根據養殖戶的需求再做一些調整,讓無人船更加完美。
他了解到,在洞庭湖區很多養殖戶都是上半年養龍蝦,下半年種水稻,采取稻蝦共養的模式。在水稻種植方面,無人機已實現了農藥噴灑。何金希望能研發一款APP,既能控制無人機,也能控制無人船。
“總的來說,前景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何金淡淡一笑,現在公司主要面臨兩大難題,資金不夠和高端人才缺乏。但是他相信,事在人為,既然選擇了創業這條路,便只顧風雨兼程。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