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化循環水養鰻模式。
(記者 黃凌 文/攝 通訊員 王磊)記者昨日從海上福州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海上福州重點項目——“功能型海洋生物制品生產關鍵技術及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已近完工,目前正處于設備調試安裝階段。該項目利用水產品下腳料,經生物發酵后轉化為飼料添加劑,促進水產品對飼料的消化吸收;同時新建人工灘涂濕地生態系統,對養殖水體進行凈化,實現水體零排放,杜絕養殖污染。相關企業,將實現飼料生產、育苗、養殖、加工等全產業協同創新發展。
該項目由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省融盛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福清市華旺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研發。日前,記者來到位于福清市漁溪鎮的融盛農業公司,了解項目最新進展。
“公司已與福建師大南方海洋研究院的專家合作成功研發新型生物發酵液體魚漿蛋白。這種蛋白利用水產品下腳料,加上酵素菌技術,實現變廢為寶,并作為飼料添加劑生產發酵飼料。”公司負責人張明華告訴記者,目前設備正在進行安裝調試,項目建成后可年生產發酵飼料6000噸,不僅可滿足企業自身需求,還可提供給其他養殖企業。相比于普通飼料,新型發酵飼料有效提升水生生物的消化和吸收,促進生物快速生長。
“‘功能型海洋生物制品生產關鍵技術及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的另一大亮點是,創新工廠化養殖閉合循環體系。公司新建4畝的人工灘涂濕地,養殖水體經過人工灘涂的凈化后,重新排放到養殖區,可實現水體高效循環利用,完全零排放。養殖區的鰻魚已經在喂養新型發酵飼料,喂食量比之前提高了約2成,未出現消化不良現象。”張明華說,公司已經有育苗和養殖工廠,待發酵飼料生產線投產后,公司將實現育苗、飼料生產、養殖、加工全產業鏈閉合發展。
海上福州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水產養殖全產業鏈閉合循環模式有著高效、安全、可控、可追溯等優勢,相關水產企業完善產業鏈,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升水產品質量,未來我市將逐步推廣該模式,讓更多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