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巨網捕魚,品漁家盛宴,體驗冰上娛樂……1月12日,在新疆博斯騰湖大河口(西海漁村)景區,11口大鍋烹制的500余公斤博斯騰湖野生魚宴成為一大亮點,鐵鍋旁擠滿了游客,等待魚宴開啟。
“出鍋嘍!”隨著烹飪師傅的一聲令下,最令游客們望眼欲穿的全魚宴開宴了。11口鍋由不同的老百姓掌勺烹飪,風味各不相同的“百家舌尖美味”征服了現場數千位游客的味蕾,一上桌就被一搶而空。
據了解,此次千人魚宴烹飪可有大講究,食材選用青、草、鰱、鳙、鯉、鯽、鯰、鱖等不同種類的博斯騰湖野生魚,烹飪魚宴選用博斯騰湖的水,經過名廚們的蒸、炒、炸、燜、溜、爆、扒等十八般廚藝加工,這些產自博斯騰湖的野生鮮魚、再配以博斯騰湖湖區原產地的芹菜、辣椒、大蔥、大蒜和番茄等有機蔬菜,做成軟、嫩、酥、脆俱全,香、甜、麻、辣俱有的豐盛魚宴。
博斯騰湖水質良好,餌料豐富,非常適宜魚類生長繁殖,湖中有32種野生魚類,其中草魚、鯽魚、鯉魚、池沼公魚等10種魚獲得了國家有機魚生產認證,大湖區150萬畝水域分別通過國家有機魚產品產認證。草魚和鯉魚于2013年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這里產出的魚肉多、刺少,肉質鮮美,深受消費者青睞。
“吃就要吃綠色的、健康的,我們博湖魚的品質好,都是有機魚,就是要吃這個鮮味,不需要放味精。”博湖的魚采用“人放天養”的模式,人工繁殖的魚苗放到湖里讓它們自然生長,湖里不投放餌料。
近年來,博湖以食譜研發為突破口,增強魚美食的誘惑力。通過開展“博湖西游魚”烹飪培訓班、農牧民群眾烹飪技術培訓、廚藝大賽、研發魚美食養生宴等,向疆內外各地游客廣泛推薦博湖魚特色菜譜,增強魚美食的誘惑力。同時,以“魚”為媒,進一步挖掘鄉土文化,傳承鄉土味道,保護生態資源,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加快農業產業和鄉村旅游發展,展示美麗博湖建設活動成果及風土人情,打造生態特色宜居旅游縣,發展生態旅游產業,讓旅游產業為脫貧致富和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經過多年的思考、探索,博湖縣以“漁旅融合”的方式,“引進來,帶出去”,即把漁業與休閑旅游產業結合起來,發展體驗式消費,把外地的游客吸“引進來”品嘗博湖的特色、優質水產品,同時讓各地游客把博湖的水產品“帶出去”,讓各地游客成為博湖的宣傳員、銷售員。
博湖漁業的發展,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結合,實現“以魚秀水、以魚娛人、以魚長壽、以魚惠民”。如今,博湖正充分利用當地的旅游資源,通過漁文化、水文化、沙文化、蘆葦文化和旅游資源的融合,推出漁家生活體驗、漁文化展示、特色漁村、垂釣大賽等休閑漁業項目,一條與“魚”結緣的產業鏈正方興未艾,蓬勃發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